南北朝历史人物——颜之推

颜之推(529—595年),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北齐文学家。出身于官僚世家,学有家传。其父颜协、兄颜之仪并为知名文学家,有诗文传世。所著《颜氏家训》一书,是北朝后期重要散文作品;《北齐书》本传所载《观我生赋》,亦为赋作名篇。颜之推少遭丧乱,苦辛备至。19岁时,仕梁湘东王府,为右常侍,以军功加镇西墨曹参军。同年,发生侯景之乱。坐镇荆州的湘东王萧绎残忍、自私,京都被侯景攻陷,他坐观待变,企图在侯景杀掉其父梁武帝、兄萧纲之后,谋夺帝位。后迫于舆论,派出年仅15岁的儿子萧方诸以中抚军衔,领郢州刺史,率1万人出镇郢州,对京都建康表示声援。颜之推被任命为中抚军府外兵参军,掌书记。侯景攻陷郢州,与萧方诸同时被俘,依例当处死,为侯景行台郎中王则所救,获免。从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至梁元帝承圣元年(552年),颜之推在建康度过了3年的囚虏生活。元帝即位,颜之推至江陵,被任命为散骑侍郎、奏事舍人,倍受信用。承圣三年(554年),颜之推25岁时,西魏大举入侵,攻占梁都江陵,元帝被杀,颜氏一家便成为西魏的俘虏,被驱入关中。在听说梁元帝之子萧方智在建康称帝,他便冒死率妻子逃离长安,企图转道北齐重返故国。途中又听说梁将陈霜先已代梁自立,谋返故国无望,滞留于北齐。在北齐,颜之推受到齐文宣帝高洋的礼遇,即除奉朝请,引于内馆,侍从左右,而之推抱-之痛,只是残喘苟生而已。后待诏文林馆,除司徒隶事参军,迁通直散骑常侍,领中书舍人,恩宠有加。出为平原太守,逢北齐败亡,又再次沦为-之人。失国丧家,辗转流离,事梁梁灭,事齐齐亡,如焚林铩翮之鸟,夺水暴鳞之鱼,痛定思痛,写了《观我生赋》,倾诉自己的苦难经历及屈仕北朝、有国难奔的痛苦心情。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赋中不少可瑕庇之处,如对自身某些错误的辩解,以及宣扬“苟全性命于乱世”的思想等,但赋中自始至终洋溢着身世故国之情,极为凄恻动人。北齐灭亡后,颜之推入周,于周静宇文阐大象末年(约580年)为御史上士。翌年,杨坚取周自代,建立隋朝。隋文帝开皇中,太子杨广召为学士,对他十分尊重。大约在入隋之后,他便沉思积虑,全力进行著述。据《北齐书·文苑传》,传世有文集30卷,《颜氏家训》20篇。文集已佚,《颜氏家训》经清人赵曦明整理注释,卢文沼补注,流传至今。颜之推著《颜氏家训》的本意,在于留教训于儿孙,作为为人处世之戒,故谓之“家训”。从其内容看,写作时间并不一致,而其结集应在颜之推垂暮之年。因此,这部书实际上是颜之推一生历世经验的总结。《颜氏家训》内容驳杂,从琐琐家事,谈及社会人生;从修身治家,讲到音韵、训诂。《归心篇》劝儿辈信佛,《勉学篇》则让儿辈读经,思想也并不纯一。但正如前人所云,其思想“本之孝弟”,“其归要不悖六经”(《颜氏家训》宋本沈揆跋)。总之,《家训》因叙其亲历,可补史料之不足。至其思想,封建忠孝节义等伦理观念,随处有之,是其糟粕。封建时代文人推重其书,看作是士子立身处世的教科书,固不足为训,而其文笔朴实无华,说理恳切周详,叙事婉曲生动,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自应有其一定的地位。颜之推的论文观点,对后世颇有影响,一向为文学理论者所重视。其实,颜之推不是文学理论批评家,他只是从为人处世角度论及有关文学和文学批评方面的问题,其关于文章本原、文章的社会功用,以及文学批评标准的观点,大多是较为迂腐的。但在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上,他主张重视内容,也不忽略形式;在创作论上,他对文学“陶冶性灵”的特点有较为明确的认识,而对诗歌这类缘情作品,重视意境独创、清新自然之作,尤为可取。颜之推诗文,除《颜氏家训》、《观我生赋》之外,尚著有《冤魂志》(一名《还冤记》)三卷,儒释混杂,采摭经史,宣扬鬼神报应,无甚可取。还有《集灵记》20卷,已佚。又曾与陆法言等讨论音韵学,参与《切韵》的编撰。此外诗文均散佚,仅存诗五首,散见于《文苑英华》、《艺文类聚》等书,清人丁福保辑入《全汉三国魏晋南北朝诗》。总之,颜之推在南北朝时期,不是重要作家。其作品的思想内容,消极成分较多,而其文学价值也很有限。但是,在南北朝后期的散文家中,还是值得重视的一个。有人因《颜氏家训》中宣扬封建伦理观念,而忽略其所具有的文学价值,未免失之片面。其文学思想,扬弃其征圣宗经的腐朽观点,在某些方面,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且,从文学发展趋势来看,颜之推融汇南北文学之长的主张及其创作实践,正反映着文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对唐代文学的发展,也曾产生一定的影响。颜协(公元498—539年),字子和,颜之推之父。南朝梁文学家,亦善书,法,工草隶。仕梁,为湘东王记室。据《梁书》本传,著有《晋仙传》5篇、《日月灾异图》2卷、文集20卷,皆佚。颜之仪(公元523—591年),字升,一作子升。颜之推之兄,北周文学家。仕周,历官麟趾学士、司书上士、小宫尹,封平阳县男。隋文帝杨坚称帝,进爵新野郡公。据《周书》本传,有文集10卷,已佚。[以上内容由"草珊瑚"分享。]同年(公元529年)出生的名人:

齐文宣帝高洋 (529559) 北齐政权的开国皇帝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同年(公元595年)去世的名人:

韦艺 (537595)陕西省西安

梁睿 (531595)甘肃省平凉泾川县

(0)

相关推荐

  • 读颜之推《颜氏家训》

    读颜之推<颜氏家训> 颜之推(公元531-约公元595),字介,祖籍山东临沂人.颜氏家族原为北方士族,后随晋元帝南渡.之推父亲颜协曾任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萧铎的王国常侍.军府参军等职,史称其 ...

  • 南北朝历史人物——祖冲之

    祖冲之(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字文远.祖冲之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 ...

  • 南北朝历史人物——陆令萱(北齐女官,《陆贞传奇》陆贞的原型)

    陆令萱(504年-576年),别名大姬.郡君,北齐女官,鲜卑族人.高纬昏懦荒淫,奸臣弄权,作为高纬的乳母,陆令萱操纵国柄整整八年,使北齐朝中奸邪之臣都聚集在她的手下,祸国殃民,最终使北齐走向灭亡.公元 ...

  • 南北朝历史人物——王慧龙(隋唐太原王氏之祖)

    王慧龙,无字无号,北魏太原晋阳人.生于晋太元十五年(390),卒于北魏太平真君元年(440).北魏抗刘宋名将,官衔累至荥阳太守.使持节.宁南将军.虎牢镇都副将.慧龙祖父王愉为东晋国相王坦之之孙.逮王愉 ...

  • 南北朝历史人物——陈武帝陈霸先(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

    陈霸先(公元503年-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曾帮助王僧辩平定侯景之乱:败北齐,夺梁政权,建立陈朝:于太平二年(557年)废梁敬帝,自立为帝,是为陈武帝.陈霸先在位 ...

  • 南北朝历史人物——任昉(南朝著名文学家)

    任昉(460-508年),字彦升,小字阿堆,乐安郡博昌(今山东省寿光市)人 .南朝著名文学家,地理学家,藏书家,"竟陵八友"之一. 幼而聪敏,早称神悟.初为奉朝请,举兖州秀才,拜太 ...

  • 南北朝历史人物——谢灵运(南北朝时期诗人、山水诗奠基者)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人称谢客,世称谢灵运,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也是一位旅行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上虞区谢塘镇).东晋名将 ...

  • 南北朝历史人物——鲍照(元嘉三大家)

    鲍照(约415年-470年),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汉族,东海(今属江苏)人.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 ...

  • 南北朝历史人物——宋武帝刘裕(南朝刘宋开国皇帝)

    宋武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别名刘德舆.刘下邳.奇奴.寄奴,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统一南方,北伐中原,改革弊政:后因功高震主,篡晋自立,建立南朝宋政权.刘裕先后消灭刘毅.孙恩 ...

  • 南北朝历史人物——花木兰

    花木兰(公元412年-公元502年),她是古代民族女英雄,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兰辞>这一方民歌,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流传至今:她代父出征.抗击柔然,被追封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