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之旅第十五站--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之新城)
斯德哥尔摩有着很多的面孔,其中之一就是他的新城。

不过这应该是我自己的说法,但这真要感谢Peter特意的安排

在老城住了一天以后,我承认我确实觉得斯德哥尔摩就是历史,就是那些拥挤,排水道很好的街道,就是那些咖啡店,皇宫,博物馆,总之感觉是一座处处都是故事的城市,但Peter特意安排的,在他女儿家住上的两天,的确让我看到了另一个斯德哥尔摩。






先坐火车,再转巴士,拿着那张通票,我们游刃有余的在城市里搭乘,似乎一切都靠自觉,查票的人还真不多








沿路都是树木和房屋,马上相信,瑞典的森林覆盖率每年在增长的原因,这确实是一座,随时都可以走进森林的城市



Peter女儿住的那片区域的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花香,很好闻,非常的安静,非常的干净,Peter说,瑞典的房子并不便宜,而且因为寒冷,大部分都不是大房子,主要是密封和保持供暖。


小区的附近都是湖,Peter说只要我想去,随时可以,只是我们每天早出晚归,实在是太累了,所以只能作罢








斯德哥尔摩的最后一天,Peter又安排我们在一个我说不清楚地名的地方的酒店住了一夜,更是加深了我对这座城市更多面孔的认识。



因为感兴趣于瑞典人的生活习惯,Peter特地带我们去了一个叫skansen的地方,开始我还不知道他的用意,后来才知道,他主要是为了我脉络清晰的了解下瑞典人的生活

原来,skansen是一个当地人带着孩子来了解自己的民族过往的生活习惯,看一些小动物的地方。



Peter说,瑞典的玻璃器皿制造是一流的,也是,沿路上我看到许多造型别致的物件,好多次都有购买的欲望,只是觉得路途劳顿,怕打碎了才作罢。


很多房子都是有n多年历史了


当年的水车,当年的那些机床,当年的情景再现,目的,都是要瑞典的孩子们了解瑞典人过往的生活










所有的展示,都让人明白,瑞典人是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爱花、爱鸟和其他野生物,热爱大自然的




当年的那些样式的房子

当年的加油站,当年的穿着,当年的店铺。






当年的瑞典人的田园生活





风景挺美的,忍不住拍了不少






Peter再三强调,这样的阳光好的天气,在瑞典是不可多得的,所以,才会有这样多的人在外面沐浴着阳光,




有点理解北欧人忧郁症相对多一些的原因了,毕竟,寒冷,阴雨,是北欧的常态,更能理解,在昼长夜短的夏季,瑞典人会满世界的去旅游的原因了。
本次欧洲之旅相关链接
全部欧洲之旅代表性文章
欧洲之旅第二站--西班牙(有关高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