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发热,不好摆脱、纠缠不清、往复循...
癌症患者发热,不好摆脱、纠缠不清、往复循环,老中医用了小柴胡汤,七味药尽显玄妙。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人体危害巨大,如果长期持续发热状态可导致疲劳、精神萎靡、不爱吃饭、睡眠不好等表现,进而使全身都处于一种耗竭状态,对患者威胁很大。而且由于体质的消耗,肌肉、骨骼肌也在减少,病人乏力会特别明显,可进入贫血、纳差的恶性循环,即病人一直处于发热、消炎、治疗的循环中,所以及时退热是关键。
中医认为,癌性发热的病机为癌毒痹阻人体气机,阻碍人体气血运行,耗伤气血津液,郁久化热,阴阳失衡,从而发热。也就是有形实邪或无形虚滞阻碍了人体阴阳二气的正常运转,阴阳开阖枢转不利发为“郁热”,而少阳居于半表半里之间,为阴阳开阖之枢机,可调节阴阳消长,条达“郁热”,故可从少阳枢机不利运用小柴胡汤治疗癌性发热。
患者为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术后未做化疗,术后出现间断发热症状,服用镇痛、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治疗,但症状反复,患者身体状况逐渐变差。患者来诊时症见:午后发热,最高38.9℃,口干,咽痛,间断咳嗽、咳痰,痰少色黄,周身酸痛,睡眠差,其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数,辩证为邪入少阳、枢机不利,治以和解少阳、疏泄气机,祛邪外出,调和阴阳。
方中柴胡辛苦升散,宣畅气机,借途太阳开枢机使邪透发于表,邪气郁热;以黄芩苦寒清泄里热;再以清半夏、生姜和胃降气,顺阳明之气以阖枢机使之化于里;正气虚弱,宜温宜补,以人参、炙甘草、大枣扶助正气。经治疗后,患者热退身凉,口干较前明显减轻,乏力有好转,服药期间未见咳嗽、咳痰,酸痛感消失,睡眠转好。
中医药治疗此病的优势在于药效持久,且副作用小,而且可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为后续的治疗或恢复提供坚实的基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