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混淆使用的繁简体字

易错指数:★★★★★ 简体:【干】 繁体:【干】、【乾】与【幹】 【干】普拼:gān,粤拼:gon 1 1. 盾:干戈、干城(比喻捍卫者); 2. 冒犯:干犯、干擾; 3. 牵连、关涉:干連、干涉、干預、干卿底事(與你何干); 4. 请求:干謁(有所求而请见); 5. 水边:河干、江干; 6. 姓氏; 7. 其他组词:天干、干支、闌干(即欄杆,古诗文中常用)若干、一干人等、善罷干休; 【乾】普拼:gān,粤拼:gon 1 1. 与“湿”相对:乾燥、乾枯、乾旱、口乾舌燥、乳臭未乾; 2. 加工而成的乾的食品:餅乾、葡萄乾、豆腐乾、乾貨; 3. 空虚:外強中乾; 4. 只具形式的:乾笑、乾嚎、做領乾薪; 5. 徒然:乾瞪眼(形容在一旁着急而无能为力的样子)、乾著急、乾等; 6. 拜认的亲戚关系:乾親、乾爹、乾媽; 7. 其他组词:乾脆、包乾(保证全部完成一定范围的工作:分段包乾、大包乾); 【幹】普拼:gàn,粤拼:gon 3 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主幹、骨幹、軀幹、幹線、幹道; 2. 做、从事:幹活、幹工作、埋頭苦幹、有何貴幹; 3. 能干:幹練、幹才、幹將(能幹或敢幹的人); 4. 树的枝茎(也可写作“榦”):樹幹、枝幹; 辨析: ◆常见的错误出现在该写“干”的地方误写为“幹”。如把“干戈”误写为“幹戈”,把“干卿底事”误写为“幹卿底事”。 ◆“包干”、“大包干”是内陆常用的词语,渔村和海岛文化界比较不熟悉,常误写为“包幹”、“大包幹”; ◆“樹幹”、“枝幹”一般人都用“幹”,但是渔村部分小学教科书仍习惯写为“榦”。 附注: ●“乾坤”、“乾隆”的“乾”(qián)字不簡化為“干”。 《繁簡互譯易錯字辨析手冊(增訂版)》 #防杠声明:没有说简体繁体哪个更好# #除非另有说明,词组例子是繁体字# #原文内容有增减# #bot佬本人是普通话能力有限公司,井底之bot对小海岛的语言及文化情况也其实一无所知,所以要同时比较两岸三地的繁简体混用,这对bot佬而言实属困难,所以就不在营业范围之内了,感谢豆友垂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