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一个“不用扶手思想”的人

(0)

相关推荐

  • 阿伦特|20世纪最大的罪恶:“极权之恶”和“平庸之恶”

    20世纪最大的罪恶:"极权之恶",和"平庸之恶". 想研究这两个问题,不能忽视一个人. 她就是,汉娜·阿伦特.20世纪最伟大.最具有原创性的女性思想家. ◎阿伦 ...

  • 不看书人的书评(六)

    终身成长 人类存在的意义 大国宪制 重塑中华 掌控大趋势 希特勒的哲学家 金与铁(M译丛) 哲学起步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3 原则 复杂之美 芳华 心流 从卢梭到尼采 枢纽 接上:不看书人的书评(五) ...

  • 汉娜•阿伦特生平著述年表

    1906 10月14日 生于汉诺威的犹太家庭 1910 父亲患病后举家迁回柯尼斯堡,投奔祖父母 1911 父亲被送入柯尼斯堡精神病医院 1913 父亲去世 1913 入埃尔维拉斯奇特尼克学校读书,目睹 ...

  • 蓝江小译|反对哲学凌驾于政治之上的权威

    反对哲学凌驾于政治之上的权威               --阿伦特对柏拉图洞寓的解读 米格尔·阿本舒 汉娜·阿伦特是我们时代最为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但她的这个名气真的是合法的吗?事实上,令人震惊和矛盾 ...

  • 原来真的有一种情感,超越爱情:读《海德格尔与阿伦特通信集》

    我爱你--我想让你成为你之所是. --奥古斯丁 因为太多见异思迁者的美化,"灵魂伴侣"这个词早已变成了"出轨"的借口.即使知名的伴侣,如波伏瓦和萨特,也难逃不愉 ...

  • 致汉娜-阿伦特,或者另一个你

    致汉娜-阿伦特,或者另一个你 文/蒋学强 活在自己的生命里,这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我在微醺时起身,也许是就此别过,也许是下一轮豪饮前的暂息.身边的人还在身边,只是仿佛远了些.更远的地方,你还在看着我, ...

  • 对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的哲学思考

    今天介绍的是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有关"恶"的理论.从"根本恶"的理论到"平庸之恶"理论,是她的"恶"体系真正的完善和构建. ...

  • 高峰枫: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抄袭了历史学家希尔伯格吗? | 西东合集

    1961年,汉娜·阿伦特受<纽约客>杂志所托,赴耶路撒冷报道艾希曼(Adolf Eichmann,1906-1962)的审讯.艾希曼在二战期间,负责将成千上万的犹太人用火车运送到集中营,是 ...

  • 汉娜·阿伦特:康德的书名

    曹明.苏婉儿 译 我说过,我将会表明:作为一位哲学家的康德,对人事领域的态度与别的哲学家--尤其是柏拉图--的态度有哪些一致,又有哪些分野.这会儿,我们先聚焦于首要的这一点:哲学家对生活本身--生活本 ...

  • 汉娜·阿伦特:克尔凯郭尔 | 西东合集

    陈高华 译[1] 七十五年前,年仅四十三岁的克尔凯郭尔在哥本哈根的一所医院里孤独地死去.在他的有生之年,他享有的恶名远远多于赞誉.在公众的眼里,他的人格及其生活方式的怪异是引起诋毁的原因,只是在他去世 ...

  • 汉娜·阿伦特|​积极生活与人的条件

    作者|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1975)  著名思想家.政治理论家 我打算用积极生活(vita activa)的术语,来指示三种根本性的人类活动:劳动(labor).工作( ...

  • 汉娜·阿伦特书信集:32年信笺,女哲学家的情感秘密

    思考可以让我们拒绝罪恶,远离作恶. -- 哲学家 汉娜·阿伦特 汉娜·阿伦特是西方思想史上少有的女性人物,也是公认的政治哲学家,但她自己却更愿意称自己是"政治理论家"或" ...

  • 观影:《汉娜.阿伦特》引起的胡思乱想

    (汉娜.阿伦特(1906-1975),是不是很象中国演员蒋雯丽?她们俩都是犹太后裔.其实钱学森也很象有些犹太人.) 根据语音讲话整理: 一, 我最近进了一个"深圳后院读书"群,这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