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四十年前那场高考 | 符滨

作者

难忘四十年前那场高考

符滨

星期天去办公室加班,路过县中学门口,只见学校大门周围挂满了一幅幅“莘莘学子,十年寒窗;天之娇子,腾飞梦想”等标语,校门前满是备战高考的学子和充满无限期盼的家长。我猛然想起明天就是6月6日,一年一度的高考日,成千上万的学子命运在此定格。
我的眼眶变得湿润起来,我不禁思绪万千,眼前浮现出四十年前的情景……
1981年7月7日,那个难忘的日子,没有家长陪伴。唯一的家长、我那目不认丁的母亲停不下手中的工作。当我带着瘦小、虚弱的身子和人生美好的梦想忐忑不安地走进学校大门时,对于就读于重点中学、尖子班且成绩优异的我心情遭透了,感觉此行不是去战场拼博,而是去赴刑场就义一样悲凉。
来到考场,仓促应战,审题、答题,不一会儿感到整个头昏脑胀,满脸通红,严重缺氧。半个小时后,方才进入状态,第一堂语文科考试,感觉不甚理想。接下来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课考逐渐进入状态。三天后终于走出学校大门,顿觉全身瘫软。
一个月后成绩下来了,382分,超出本科线分数线2分。全县上本科、专科分数线50多人。我们班占了40多人。看着成绩单,我沮丧极了。长期位居全班前十名的我凭着平时和预考的成绩怎么也不该在这个名数段,怎么也该上重点本科分数线啊。
善良本份的母亲见我整日闷闷不乐,安慰道:“娃儿,莫怄气,你也努了力,怪就怪你命不好,考试前你生病住院,影响了功课。”听完母亲的话,我心地里更加难过,眼泪顺着双颊扑簌簌地流了下来。
为何命运对自已如此不公,早不生病晚不生病,偏偏在高考的最后冲刺阶段生病。
为了准备高考,付出了莫大的心血,现在,不仅十年寒窗苦读,犹其是一年来备战高考的艰苦努力顷刻间皆付之东流,如何叫我心里不流血。
就在高考头一年,我带着对同学们依依不舍的心情和科科九十分以上的成绩单从滨海城市大连,回到了位于大巴山深处的万源县参加高考。到第二年春,我因生漆过敏感染。全身长满红疹、脓泡,奇痒难耐。右手因感染皮肤肿胀、溃烂、流脓。整日受疾病煎熬,脸肿得睁不开眼睛。中药、西药、土方试了个遍,都难奏效。母亲带着我求遍了县城大、小医院、药店、诊所收效甚微,县城的名医、土医也访了个遍,均杂症无医。一晃两个多月过去了,病情反反复复不见好转。
一日,我右腋下发现一包块,母亲带我到当时的城守医院诊治,当值医生看了看,说:“我们这里治不了,还是到大医院去治吧。”母亲一听顿时绝望地哭了起来。我感到莫名其妙。心想:不就长个包嘛,也不是要命的病。苦干年回想起来,当时缺文少化的母亲误解了医生的意思,以为年纪轻轻的我得了什么不治之症了。
母亲把我带到县医院,医生检查后对母亲说:“这孩子手臂反复感染导致腋下淋巴发炎,形成包块化脓,需住院手术治疗。”
由于,还有半个月就将高考。医生在包块尚未完全血化为脓的情况下强行切开包块。只见血和脓从被切割的皮肤下面如一股喷泉“嗖”地喷涌而出。红的白的将雪白的被单污染了一大片。半个多小时的手术,我在手术室里痛得大喊大叫,以致手术室外的母亲听见后心急如焚。事后方知,心存同情心的医生耽心麻醉药后遗症我影响高考,减少了麻醉药剂量,使我犹如在鬼门关走了一遭。随后,一连几天输液、换药。输液倒好,换药就痛苦了。每次,将药水浸泡过的纱布条塞进腋下伤口内,当纱布条碰到刚长出的新肌肉,那个是钻心地痛。每次换药下来,我都是大汗淋漓,几尽虚脱。一个星期过去了,已到了当年的6月底了,学校总复习己经结束了,我不得不提前出院回到学校,拿起久违的课本,披甲上陈,迎战一个星期后的高考。
记得当年全国参加高考的学子有四百多万,个个是精英,通过高考前预选后的四川学子更是精英中的精英。当年全国大专院校计划招生不到50万。要想从这么多优秀学子中晚颖而出不说比登天还难,也实非易事。
想想我能以382分的高分超过本科线,虽心有不甘,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也算拼尽了全力。体检时,体重秤显示“98”,医生在体检表上慎重地落下了:“体重不达标。”的几个字。
一场疾病,一场高考,我体重断崖式下降了20多斤。
那时,志愿填报是在预选后、高考前,志愿的填报犹如“隔山买猫”,十分盲目。由于填报志愿过高,命运再次提弄了我。大学榜上无名,名落孙山。不久录我收到了当地一所中等专业学校的入学通知书。
一个月后,母亲不忍看我再受苦,于是把我从补习班上叫了回去,上了那所我一直不看好又别无选择的那所中专学校就读,直到三年后毕业分配到县直机机关上班。
几十年后,我常对孩子们说:“你们现在学习条件比我们当年好多了,以我们当年的学习成绩,在今天上个985、211还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吗?”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纵有遗憾,也只有随它而去。
往者犹可谏,逝者不可追。

作者简介

符滨,笔名田园,纪剑,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达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万源市作家协会会员。生于1963年2月,1984年参工,业余写作爱好者,数年来曾先后在各种省、市级报刊、媒体发表散文、小说、诗歌200余篇,擅长散文写作。先后供职于四川万源县中医院、县委宣传部、县(市)纪委 、乡镇、片区工委、市卫生(计)局、市卫生执法监督所等单位。曾先后任县(市)纪委委员、常委兼市纪委办公室主任,乡党委书记、片区工委副主任、市卫生局机关党委书记、市卫生执法监督所书记、所长,市卫生计生执法大队副县级干部,现为市纪检监察驻市发改局四级调研员。

凡参赛必加微信:shuai_pengju

第六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启事

4月1日开赛 今日开始接收参赛稿件

为活跃文坛气氛,发掘文坛新秀,河南经济报经济新闻周刊、《文学百花苑》联合举办第六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活动,此次大赛由微信平台《文学百花园》独家首发;参赛内容要积极向上,主题不限,题目自拟,4月1日起正式启动。

1、作品要求:每篇作品字数2000字内,每首诗在40行内,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可多篇文章参赛(只取最高奖)。

2、来稿需注明【参赛】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3、参赛唯一邮箱:1403384853@qq.com

4、本次大赛以点数取胜,打赏资金不返还(1元折合3个点击量)一个有效评论折合2个点击量(有效评论一个ID只选一次)。

5、最终评奖办法:综合点击量占百分之九十,评委占百分之十。90+10=最终点数),原始综合点数在500点以下者,不纳入最终评奖范围。

6、本次大赛设大奖一名,奖金:2000元(现金);二等奖二名,每人奖金1000元;三等奖九名,每人奖金500元;优秀奖五十名,每人奖金50元。

7、本次大赛杜绝恶意刷帖,一旦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并发帖公布其不当行为。

8、收稿时间:即日起(4月1日开赛)到2022年2月28日止,获奖信息在最后一贴推出后的第10日公布 。

9、获奖者颁发证书,一、二、三等奖作品入选河南经济报·文学百花苑专栏,优秀奖作品在《文学百花苑》刊登,付20元赠送两本样刊。500点(折合)以上优秀作品皆有入选《文学百花苑》杂志资格且八折优惠,具体视个人意愿而定。

10、2022年4月择日在河南郑州市举行颁奖典礼(暂定),每位与会者在河南科技报选登一篇文学作品。届时将邀请邀请文学界名流参与颁奖活动与互动,与会者表演自制节目及互动。邀请河南电视台制作新闻和专题报道,穿插部分获奖者发言。

主办:文学百花苑

联办:河南经济报·经济新闻周刊

后期事务:文学百花苑全国征文大奖赛组委会

2021年3月30日

《文学百花苑》征稿通知

订阅电话:13343811328(微信同号)

1、来稿需注明[投稿]字样,必须注明联系电话。详细地址,否则,不予收稿。拒绝一稿多投。
2、上刊作品文体不限,所投作品编辑有修改权。
3、稿件必须是原创作品,愿意上微信平台的,请注明首发字样,并附照片一张。投稿后与编辑联系,一经采用即发釆用通知单。
4、本刊长期征集封一、封二、封三、封底人物照片,有意者请和主编联系。
5、本刊无稿费,入选后如需样刊请与主编联系。
关于投稿
杂志、大赛投稿邮箱:1403384853@qq.com
普通投稿:1258873875@qq.com
文学百花苑作家联盟
2020年12月28日

夏风短诗七日赛

大赛要求
1、参赛限投1首,限20行内(标题、作者、空格不超过25行),新诗、旧体诗词均可。作品要有诗味、有内涵、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简练、有佳句、有技巧。
2、所有参赛稿件,必须是原创首发,文责自负。参赛作品自已要认真检查好有无错别字后再投稿,刊发后平台不负责纠正。
3、收稿时间:即日起开始收稿,周一开赛,每周限一首参赛作品,截止日期另行通知。
4、获奖条件:自然点击量不低于300,打赏金额不低于20元
5、本赛事入选名额不限,无稿酬,打赏资金不返还(用于邮资及赛事管理)
6、口水诗不入选,退回全部打赏资金。
7、最后一贴发出7日后统计,获奖作品在河南经济报刊发,送样报两份,往期杂志一份,免邮费。
投稿加主编微信:shuai_pengju
大赛评选规则
1、点击一个点,留言20字以上五个点,赞赏一元十个点。
2、自然点击量低于300点不入选。
3、打赏金额低于20元者不入选。
提示:来稿须注明短诗赛字样
投稿专用邮箱:1258873875@qq.com
(0)

相关推荐

  • 回忆四十年前的高考

    2017.06.15 李依芹   刚刚结束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回想四十年前,我也经历了一场高考. 那是1977年,我刚刚高中毕业,户口已下放到农村,因为单位知青点的房子还没盖好,我们就在家等.那段时间, ...

  • 又逢下雪天,难忘四十年前那些事……

    文/冯兵绪 早上,拉开窗帘,望见对面屋顶上白白的一片.下雪了,夜里下雪了!"叽叽喳喳"的一群麻雀,飞过屋顶,又飞向前边的大树上--雾蒙蒙的看不见远山,"沙啦沙啦" ...

  • 四十年前的高考回眸

    高考四十年回眸 我是1974年高中毕业生,毕业后即在农村参加劳动.1977年10月,突然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高考正式恢复,上山下乡和回乡的知识青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 曾经遥不可及的大学梦竟然 ...

  • 这位淮安人珍藏了四十年前的高考准考证

    又是一年高考季.2017年,高考恢复四十周年. 1977年冬天,一个带有悲壮色彩的历史景观出现在当时的中国,全国570万考生,包括1966年至1977年前后11届高中毕业生(其中还有少量初中毕业生), ...

  • 回味四十年前的高考心情

    又一年的高考正在走来,回想一下,自己首次参加高考的时间已经过去虚四十年了,那个被称作"科学的春天"的年份. 科学的春天,对我们这些刚刚高中毕业的年轻人来说,自然是最亮丽.最鲜艳.最 ...

  • 【忆海翻波】难忘四十年前雨夜球场上的那盏马灯 | 散文 陈桂祥

    前不久受学生之邀,我回到了三十年前工作过的乡镇中学.昔日的学校已面目全非,旧貌变了新颜,现已更名为市高级中学了.刚竣工的篮球馆,高端大气,富丽堂皇.而那曾令我魂牵梦绕三十年的水泥球场,现已作为教职工的 ...

  • 难忘四十多年前的端午诗会(外二篇) | 田荣

    05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题 上刊作家:田   荣 田荣 | 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笔名田地.田野.秋枫丹.雷无雨等,退休前在望江县教育局工作.1974年7月发表处女作,早年创作过诗歌.曲艺.戏剧.童话 ...

  • 这组四十年前的老照片,是多少人的难忘记忆

    那个时候,家里做饭都是要烧柴的.经常要到路边去拾柴,不过那时候的饭菜真香! 那时候,这就是超豪华敞篷的TAXI. 那时候,空姐还都扎着两个辫子. 那个时候,每个男孩都梦想爬上长城,这是件很牛的事情. ...

  • 四十年前的那场大雪那场戏,咋就唱了十一天呢?

    文/冯兵绪 有友友上传庙会的照片到朋友圈,照片上小商小贩云集,闲下来的人们在庙会上选择需要的过冬物件. 特别是还有一场大戏,吸引了不少老年人驻足观看.耳边似乎响起锣鼓家什的乐声,伊伊呀呀的唱腔--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