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审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审计实务

在实务工作中,部分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未能理解现金流量表的逻辑关系。同时也有部分单位因为美化指标的需要,对现金流量表进行人为调节。如果审计人员对现金流量表审计未予以充分的重视,或者由于专业胜任能力的不足导致未能发现重大的错报,则存在重大的审计风险。现金流量表审计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

  未能发现报表中存在的数据及逻辑错误

  现金流量表存在的数据及逻辑错误主要表现为:现金流量表主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附表中调节得出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不勾稽;在没有合理理由的情形下,主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与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的本期变动额不勾稽;主表中的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具体项目的金额出现负数,对出现的负数金额未作重分类列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三大活动中的其他活动进行明细披露,相关数据与其他科目披露数据不勾稽;现金流量表附列资料披露的相关数据与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相关数据不勾稽等等。

  此外,由于部分财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不足,在编制报表时容易出现数据不平衡的情形。在不平衡时人为倒轧数据。主表在不平衡时通常在三大活动中的其他事项中进行调节,主表和附表不平衡的时候通常通过“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变动”、“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变动”以及“其他”项进行调节。在这种情况下,现金流量表看似平衡,实际上在不平衡时未能查找相关的原因进行调整,导致数据并未反映真实的现金流量情况。如果审计人员未对现金流量表项目进行逐笔审计核查,则可能会导致未发现数据的不合理,未能客观公允地反映公司的现金流量情况。

  对粉饰现金流量表的行为未能充分关注

  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一些重要的财务指标,体现了企业的偿债、获利、盈利等方面的能力,因此越来越被报表使用人所关注。如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绝对值的高低,是正数还是负数,反映了企业经营过程中创造现金的能力;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当年到期的债务总额进行比较,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期末余额与流动负债进行比较,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全部负债进行比较,所计算出的指标均反映了企业是否具有足够的偿债能力;经营现金净流入与投资资本的比值则反映了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现金流量总额、销售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等进行比较,所得出的比率则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报表编制人为了让报表能够满足使用人的要求,往往人为美化指标,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划分中人为调节,导致现金流量表未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获现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主要表现为:由关联方承担与公司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然后公司将资金以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的形式返还给关联方;或者期末由关联方支付大量的预付款项,然后在下一期期初再返还给关联方;或者延期付款增加现金流,从而调高当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对于关联方之间的资金拆借,如果未签订借款协议,未约定借款期限和利息,拆出和归还交易发生频繁,通常视同为一种经营活动行为,作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列报。有的单位为了人为调节指标,将关联方资金借入作为经营活动,将关联方资金借出作为投资活动等等。对上述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如果未关注并识别,则会导致较高的审计风险。

  未发现主要事项披露不完整

  现金流量表编制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应披露的主要事项。较为常见的应披露的事项包括: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重大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净变动情况等信息。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少数股东对子公司增加权益性投资、依法从子公司中抽回权益性投资、子公司向其少数股东支付现金股利或利润等,都是必须单独反映的经济业务。对上述事项如果未能披露,属于报表栏次披露不完整。审计人员在审计现金流量表时,如果未发现主要事项披露不完整,则属于审计程序缺失。

  未发现使用受限的货币资金列入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和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并不是同一概念,在实务中往往并不相等。不相等的原因主要是“货币资金”中包含了使用受限的已质押的定期存款、银行票据保证金等内容。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将上述事项根据其业务实质在相应的栏次中反映其当期的变动情况。有的审计人员将“货币资金”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误以为是等同的概念,导致未能发现使用受限的货币资金误列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情形。在实务中,有的审计人员对银行函证工作未予以重视,未发现银行存款中实际存在使用受限的资金,也导致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

  未执行有效的分析程序

  对现金流量表执行分析程序,有助于发现报表中的异常情形,审计人员可以据此执行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及时调整报表中的重大错报。有的执业人员不重视分析程序的执行,主要表现在:对经营活动现金流与营业收入差异较大时未实施分析程序,未核实是否存在异常情形。对期间现金流量出现的异常变动未执行分析程序确定其异常波动的原因。

(0)

相关推荐

  • 虚假财务报表识别教程7

    教程内容来自 /上海明鸿中小银行培训中心 /朱老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的数字陷阱 如果企业不按会计规定披露货币资金的流动状况,会给报表使用者造威严重误导.例如某企业年报显示 ...

  • 现金流量表审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实务工作中,部分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未能理解现金流量表的逻辑关系.同时也有部分单位因为美化指标的需要,对现金流量表进行人为调节.如果审计人员对现金流量表审计未予以充分的重视,或者由于专业胜任能 ...

  • 建设工程招投标审计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建议

    工程审计 2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规范工程建筑市场秩序,审计机关提升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以强烈的政治责任 ...

  • 【经验分享】西北澳大利亚港口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相信大家都有听闻在西北澳港口,如PORT WALCOTT,DAMPIER,PORT HEDLAND 等,因曾经不是问题的问题,被港方投诉,投诉到RIGHTSHIP,ASMA,投诉情况汇总详见<西 ...

  • 医疗卫生药学专业知识:片剂制备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因

    医疗卫生药学专业知识:片剂制备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因

  •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思路2021

    审计之家 1周前 收录于话题 #审计方法 6个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增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以及现代有轨电车等)凭借其运量大.准时.环保等优点成为解决大中 ...

  •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思路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增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以及现代有轨电车等)凭借其运量大.准时.环保等优点成为解决大中型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案,城轨建设成为近些年 ...

  •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中的常见问题

    一.施工方在送审资料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结算编制不完整,资料不齐全.不真实. 工程承包方可能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空间,或者是由于自身能力不足,导致竣工结算书编制不完整,缺项少项,故意编制未发生项目 ...

  • 工程竣工结算中常见争议点原因分析

    结算中常见问题的原因 1.设计变更多 项目定位模糊,导致设计随意变更,造成合同总价或单价难以覆盖并锁定.当然,这个也是施工单位最喜欢的事,除了我们搞造价的. 2.边设计,边施工 一方面,设计院不提供材 ...

  • 天女散花实验中水桶跳起的原因分析

    一个外国人做了一个"天女散花"的科学实验,就是将装有液氮的饮料瓶封紧口,倒入一个坚固的空水桶中,然后迅速地将大量乒乓球倒入桶中,几秒钟的功夫,乒乓球就向上喷发,如同天女散花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