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常建之《题破山寺后禅院》

(0)

相关推荐

  • 古风泊客一席谈:五言古诗·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中唐·常建·五古]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题破山寺后禅院>,这是一 ...

  • 曲径通幽处,惊艳了千年

    [品诗小语] 曲径通幽处,惊艳了千年 --唐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品读 中条山客 [品味] 这是常建先生题写在江苏常熟北郊虞山破山禅寺壁的五言律诗,抒写作者晨游佛寺的感慨.破山禅寺始建于 ...

  • 古诗词日历 | 杜荀鹤《夏日题悟空上人院》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三伏天的时候,僧人披着僧衣在禅房内闭门打坐,周围没有松树,也没有竹林遮阴庙宇. 打坐入定根本不必去山水之间,只要灭得心中的欲火自然就会感到凉快. 注释 ...

  • 《江南福地 常来常熟》(9)

    兴福禅寺 兴福禅寺的大门 在国内外的旅游中,宗教建筑也是旅游的一个主要内容,到东南亚或南亚,佛教寺庙是非常常见的:到欧美则是教堂,到伊斯兰国家自然是清真寺了.参观寺庙对信教或对禅学有兴趣的人来说是非 ...

  • 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今韵

    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今韵 (修改稿) 一君木子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评析 ...

  • 一天一首唐诗: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唐诗宋词元曲赏读 读诗,读词,赏花,赏月. 43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唐诗三百首: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大喜教育频道 - [唐诗三百首]| 记忆中的诗词之美 宿王昌龄隐居 [唐]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 ...

  • 唐诗解读——常建之《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解读: 常建与王昌龄是同榜登科.进十及第,二人有同年之谊,且都仕途不顺,两人住的地方曾仅隔一条淮 ...

  • 唐诗解读——常建之《塞下曲四首》(其一)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 玉帛:古代祭祖.会盟等重大活动时所用的圭璋和束帛. 解读: 常建所存诗歌,多为田园景致.山林野趣,但也偶尔涉笔塞外,且句奇语重 ...

  • 唐诗解读——常建之《三日寻李九庄》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注: 永和三日:指东晋时期王羲之等人于三月三日雅集兰亭. 解读: 题中所说的三日,从全诗的诗意来看,应为农历三月三日.在古代以三月上 ...

  • 见独然后能群:读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然而还有孤独的隐者 以及寻访而来的朋友 共一片茅舍,孤云 以及载客前来的溪流 清澈而幽深 不可测度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月亮 ...

  • 《唐诗鉴赏辞典》第五百四十首《宿王昌龄隐居》(常建)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六]        宿王昌龄隐居 [中唐·常建·五言古诗]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 ...

  • 常建[唐代诗人,著作《宿王昌龄隐居》]

    简介 常建是唐代邢州籍的诗人,字号不详,长期游历长安.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天宝中年为盱眙尉.后隐居鄂渚的西山.一生沉沦失意,耿介自守,交游无显贵.与王昌龄有文字相酬.其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自然, ...

  • 古风泊客一席谈:五言古诗·宿王昌龄隐居·常建

    <宿王昌龄隐居>   [中唐·常建·五古]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宿王昌龄隐居>,这是一首在 ...

  • 90 唐诗解读——杜甫之《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

    自汝到荆府,书来数唤吾. 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 舟楫因人动,形骸用杖扶. 天旋夔子国,春近岳阳湖. 发日排南喜,伤神散北吁. 飞鸣还接翅,行序密衔芦. 俗薄江山好,时危草木苏. 冯唐虽晚达,终觊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