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要四肢疼痛的反射区

中医之声

医学资讯
公众号

1.肩部疼痛和僵硬,是来自于低颈和高胸(C5---T3)的反射;

2.手臂疼痛是来自于胸椎(T4,T5)的反射;

3.剧痛自手腕跑到臂部,是来自于低颈(C6,7,8)的反射;

4.手腕背部疼痛,会痛到臂部,是来自低颈(C6,7,8)的反射;

5.手指(包括拇指)疼痛,是来自于低颈(C6,7,8)的反射;

6.腰及膝痛,是来自骶髂关节(SIJ)的反;

7.坐骨神经痛是来自低腰(L4,5)和骶髂关节(SIJ)的反射;

8.膝部疼痛是来自骶髂关节(SIJ)和腰椎(L3,4)的反射;

9.腓肠肌(俗称腿肚子)疼痛,肿胀,痉挛,僵硬是来自骶髂关节(SIJ)的反射;

10.脚部疼痛,僵硬,肿胀是来自低腰(L4,5)的反射;

11.脚踝和腿的疼痛是来自腰椎(L3.4.5)的反射;

12.腰部,腿部和脚的疼痛是来自低胸和高腰(T10---L2)的反射;

13.脚跟疼痛,是来自腰椎(L3,4)和骶髂关节(SIJ)的反射;

14.双脚剧痛,是来自低腰(L4,5)的反射;

15.双脚痛,弯腰时更痛,是来自低腰(L4,5)的反射;

针灸要学和人体各部位反射区

头痛左右太阳穴,风池风府一样攻, 连捏带按十余次,须臾头上即觉轻。

双目昏暗视不明,按觅睛明运目框。鼻塞无闻香与臭,通利鼻窍按迎香。

耳聋浑沌不闻声,耳旁各穴均能听。口眼歪斜而不正,面部诸穴皆可用。

肩臂痿痹不能举,肩禺按之效无疑。两肘挛痛动艰难,按罢曲池将肘牵。

头面手足诸般症,合谷一按可收功。按定人迎有动脉,二七呼吸臂上通。

锁骨窝内按缺盆,呼吸二七臂上行。

云门肩头巨骨下,按定动脉在内生。此乃要摧肺中气,二十一度气要行。

极泉腋窝心脉始,按定此穴心窍清。乳旁期门是肝脉,重按腹内亦有声。

大包穴在乳筋内,此是脾经脉络通, 斜按能调五脏气,心胸之病往下冲。

两手齐拢胸膈骨,大指深按巨阙中, 指下气动即是病,随手重切向下攻。

上中下脘俱按到,呼吸二七把手松, 两腿宛如火来烤,热气走到两脚中。

左右有动石关穴,此是积聚在内横, 一样按法往下送,淤气下降病觉轻。

肓俞穴动肾气走,抬手热气散如风, 一样按摩三五次,腹中轻快病无踪,

是寒是火随气降,七疝原来是肾经。

盘脐有块聚是气,按住犹如石块形, 重按轻揉在指下,朝夕按摩要费功,

按来按去气血散,脏腑调和病不生。

脐下二指名气海,按之有动气脉横, 丹田不通生百病,体衰身懈气力空。

小腹不宜按摩法,曲骨动脉明气冲, 一连按动数十次,小腹淤气往下行。

阴股动脉通五里,伸手摩脉抓大筋, 能调五脏阴阳气,疼痛难忍方为真。

阴陵穴在麦辅骨,手指振动筋有声, 正面按摩通到底,肚腹之中气自通。

胸腹按摩手法尽,再从背後一程行, 君若试探劳心记,胸腹疾病定扫清。

平肩大筋真气聚,捏此开通气血行,

脊骨旁边一寸五,此是太阳膀胱经, 两条大筋伸手捏,上下抓著筋有声,

内连五脏与六腑,风寒暑湿尽皆通。

伸手抓到肾俞穴,按之大痛穴为真,此穴善治下寒病,腰痛之病立见功。

若要不痛拿至痛,此乃仙术定非轻,

肾旁左右名带脉,大筋揪起痛更憎, 能降胁下阴阳气,六脉调和甚分明。

胞肓脊骨第十九,去脊三寸在两旁, 伸手连揉数十次,背气相通到腿上。

承扶闭结用脚踩,此穴阴股绾中央, 腿上酸麻气血降,患者不觉细参详。

阳陵泉在膝外侧,振动小筋痛难当。

承山能治五脏病,伸手摸捏痛非常。踝上大筋著力起,疼痛难言不要忙,

此穴能调周身气,寒火腹痛立消亡。

压痛点与软组织定位

1.下胸段或腰部棘突间、棘突旁、骶中嵴压痛点(棘上、棘间韧带);

2.髂后上棘内缘及髂嵴后1/3压痛点(骶棘肌);

3.耻骨联合上缘压痛点(腹直肌与棱锥肌);

4.髂嵴压痛点(腰方肌、腹外、内斜肌);

5.胸腰椎椎板及小关节突压痛点(腰部深层肌之棘肌、多裂肌、小关节囊);

6.腰椎横突与第12肋骨下缘压痛点(腰方肌及腰背筋膜);

7.髂后上棘与骶尾骨下外缘及臀肌粗隆压痛点(臀大肌);

8.骶髂关节压痛点(长短韧带、关节囊);

9.髂骨翼及坐骨大孔内上缘、股骨转子间窝压痛点(臀中、小肌);

10.髂前上棘后方及股外侧压痛点(阔筋膜张肌、髂胫束);

11.坐骨结节外侧压痛点(股方肌);

12.坐骨结节上内侧压痛点(骶结节韧带);

13.股骨大转子尖部压痛点(梨状肌);

14.股骨小转子肌附着处压痛点(髂腰肌);

15.耻骨上下支肌附着处压痛点(股内收肌群);

16.臀上皮神经压痛点;坐骨神经梨状肌下出口处压痛点;

17.臀上神经梨状肌上出口压痛点;

18.臀下神经梨状肌下出口压痛点;

19.胫神经掴窝处压痛点;

20.膑下脂肪垫压痛点;内踝下方压痛点(胫后肌腱及腱鞘);

21.外踝下方压痛点(腓骨长、短肌腱及腱鞘)。

22.跗骨窦(伸趾短肌、踝垫)、

23.跟骨棘(跖腱膜、跖长韧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