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海边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

最近缺眠,常显倦态,到底贪生怕死,唯恐有天猝死,于是赶忙在下午推掉一切,关掉手机和电脑,枕着窗外热烈的阳光和粗犷的海风,在床上蜷了三个多小时。

颇有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错觉,醒来后顿觉神清气爽。

于是感叹:原来人生中的幸运,未必非得中个五百万彩票、人海茫茫邂逅个王子公主、或者考试、工作、生活什么都一帆风顺;有时候,幸运也许不过是:饿了有食,困了有床,冷了有衣,倦了有肩膀。

如此而已。

因为我知,这世上,还有许多人饥不择食,夜不能寐,寒不择衣,孑然独立。

这两天珠海的海风很烈,日里携着热滚滚的气流穿进屋内,夜里则浸了凉湿湿的腥味涌进空气。于是感叹:真没想到,作为从小生长在洞庭湖畔、初三才第一次见到大海的小孩,有天竟也会夜夜枕着海风入眠了。

住在海边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

常常会忽略,这条巷子的尽头,跨过柏油马路,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大一刚来珠海的时候,对“三面环山,一面迎海”的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非常新奇。学校的图书馆很高很雄伟,那时我常常会坐在二楼、七楼、八楼靠窗的位置,眺望远方朦胧的海岛和偶尔在天际划过的孤帆,满脑子想的都是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手机里,竟也存了许多大海的照片,不过后来都删了。

后来啊,和H去看海,两个姑娘骑着车在海边大喊大叫——是歇斯底里的那种。那段日子,很压抑,喊完后,压力释放出来,回校时优哉游哉踩着单车,在夜色苍茫里很放肆地大笑。

还有,2015年的元旦清晨,和Q、H一起去看日出,六点多到海边,我们三个静默地看着火红浑圆的大太阳一点点从地平线里探出头来,诡异地想起那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藏在在半人高的芦苇里,Q和H给我拍了许多照片,Q说,Shine,照相时,你要双手捧着脸,这样会显得秀气哦~然后我和H哈哈哈地笑了。

……

我日日与海为邻,近三年,这一刻与海有关的记忆碎片,竟少得可怕。

是谁说过,“我们总是向往着天边的神秘花园,却忽视了今天就盛开在窗边的玫瑰。”

是否真的是,所谓的距离产生美,越靠近就渐渐习以为常,于是越不懂欣赏,更不懂珍惜?

H早两天还发短信约我去看海,她说Shine,许久没看海了,找个时间过去吧?

我于是莫名其妙生出一种淡淡的负罪感——其实我每周日去教会,或者平时去五院,汽车沿途一路都是海,算来每周都有好几次观海,但都是匆匆一瞥,擦肩而过。

没有心绪。

就像母亲刚来珠海时,有次我带她在珠海的街头转悠,指着蓝天白云珠海渔女告诉她每年五一,多少游客涌进这座海滨小城,然后她淡淡地回:“我没觉得有什么好看的。”

心里“咯噔”一下,恍然有什么坠入深潭。

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有心绪,纵然小桥流水世外桃源也与你无关。

可是,心绪是可以调整的啊。只不过要耗费很大的力气去说服自己才行。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人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我喜欢这句话,纵然过不了我爱的生活,但我至少可以,竭尽全力地,去爱我过的生活。

于是晚上缠着母亲一起去看海,走上三四分钟,看到深蓝的海,岩石凸立,海那边有跳跃的灯火,今晚天空有云有星。

想起初三毕业,在广东阳江,第一次看到蔚蓝的大海,兴奋得手舞足蹈,用手机录下海浪声,回去窝在酒店的被子里写随笔。我说:不知下一次见海,是什么时候呢?不知海子当年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怎样的心情呢?不知给我写毕业赠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才女李有没有见过大海呢?

三年后的大一,再见大海;再读海子这句,觉得其实很悲观,既然”面朝大海“,那么背对”春暖花开“了,除非,海子看到的那片海,有座姹紫嫣红鲜花盛开的海岛;李许久没联系了,不知道她过得好不好,自然也不知道她有没见过大海了。

好多人,都散在时光深处大海那头了。越长大,经历的人事越多,越读懂鸢喜写的那句:

“我多想拥抱你,

可惜时光之里山南水北,

可惜你我中间人来人往。“

六年后的今天,我再次录了海浪海风。你听。

苏东坡谪居黄州时,写过一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今天在海边的时候,突然想起这句诗来了。

住在海边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很难说,想听你怎么说,或者,留给你一点遐想。

晚安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