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最后的国营集体工⑦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文丨曹旭

国营企业中的集体工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他们的人生起伏,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随着国营工厂的改制或倒闭,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成为历史夹缝中的特殊人群。
前接:最后的国营集体工①     
第26节.小乔捉奸丢性命

夏天清晨,过五一路和八一路口向西,不过千尺,西北一条斜路,可以到霸陵路和寇月桥水闸。两岸杨树风貌,遮天蔽日,岸堤野草,横生野坟,游泳钓鱼外,少见人影,也是小城每年秋后或春后行刑的地方。

晨练者跑到寇月桥,瞧瞧无栏杆,无任何防护,北望南望水天一线相连,景色宜人,野趣纵然。而在清辉之间,觉到河中有些异样,有人在那里游泳。辰时归来,那人还在游泳?于是大胆下桥,沿岸过去,发现竟是一具死尸。

小乔在城区没有活路,弄不到钱吃喝,便由原来城管上打工的,介绍到城郊打牌。

城市扩容,城郊动迁,一帮社会闲杂人员盯住了这些地方,盯住的一般是钉子户,或者是在家的人家,在其住宅对面的招待所或者宾馆包个房间,紧盯着,观察着,看拆迁动向,一旦拆迁小组组织大队人马集中行动,推土机,挖掘机一触动,便会组织一帮人,以亲朋的名义前往阻拦,或者借宗教之名,也是按人头算数,标志性帽子一戴几十人,前往闹事儿。

哪里有利益聚集,那里就会是非矛盾集中,利益多大,矛盾就会多大。

就是在这种场合,老曹和志德见面招呼,知道赖种志德从城管队伍整顿,丢了临时收费的工作,掏出红袖章一扔,冷笑着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随即喊几个兄弟出去喝酒,便匆忙消失了,不料却在这样的冲突中碰面。也知道赖种志德逐利追臭,干这行已是多年。

拆迁是个利润分配的区块链,社会闲散人员可以公司之名,挂羊头,卖狗肉,挂红旗,吃黑户,也可走法与记的边缘和灰色地带,巧取骗夺。

那时,工作混乱地推进中,每个村庄征地拆迁,一帮人就会盯住拆一代的年轻人。这一类年轻人,原本一贫如洗,生活艰难,猛然之间几十万拆迁款在手,不知所措,平时花钱吃喝游戏罢了,一下子这么多钱,就懵了,虽不能思考今后,于是,放手花钱坐吃山空,换首饰,买汽车,实际上则是无能为力,架不住手里的钱,正如常言所说:“1000万别人用情干事,1000万于你,压死你,压趴下死人。”

拆迁一代中往往有能力差或者经不起诱惑者,如此中别人的圈套,也就是寇志德他们那帮人设局下套,进入牌摊儿。

寇志德组织的一帮人中,小乔最为得力,下手势均,平静稳妥,时机把握准确的恶狼。寇志德和小乔,分赃大头,两人均分,其余的则分配给下面的小兄弟。这样一个村庄,拆完拆一代的起家,年轻人荒唐风光,一年又回到一无所有,穷光蛋一个,甚至拖累妻子改嫁远走,儿子无能扶养,家破人亡者有之。寇乔等人,则转战另一处征地改造项目,坑蒙拐骗。

之后,半年不见小乔出没。

寇月桥溺死者正是小乔。法医解剖推论,死者生前饮酒过度,溺水而亡,没有外伤,也许就是失足。但是喝酒怎么到小城西北角的寇月桥?酒醉就没有人同行?甚至送行?

可是家里只有一个姐姐,也不追究问底。谁草草结案,真正死因至今成谜?是被灌醉谋害,推入河中了吧。

更为蹊跷的是,小乔是乔明月的亲弟弟,寇志德在送小兄弟火化的时候,见到了乔明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如此巧逢梦中人!

第27节.大乔下嫁寇赖种

多年不见,恩恩怨怨,缄口不谈,彼此早过少年流气,青年张狂,此情此景,其遇其异,只是礼貌地点头招手,而小兄弟的丧事要紧,寇志德处事已经稳妥,要手下处处操心,方方面面,细微枝节考虑周到,顺心称意的办完办好,为死者也为生人。

“死就死吧,终归一死,活着也无非忽忽悠悠,不如纵意所去,顺势而为,在朝随风飘动,在野山羊尿尿,四纵横流。”

我和老曹领着他的小女儿,希望老曹能吃些什么。老曹却还是感慨以上的流言后又说:“我吃不动了,看女儿想吃什么吧?”

那年巧遇寇志德,乔明月已经二十五六岁了吧?尚未婚嫁,太漂亮太齐整了吧?别人介绍的也有,见过的也有,但她一般的看不上,好点的,又看不上她,知道她历史上的,嗤之以鼻,上不上下不下的,青春将逝。

赖种志德一见到乔明月,揣摩她没有结婚,今天这个妮儿,明天那个妮儿,游戏感情,觉得现在还有机会,便又开始追求。

乔明月当然是不屑的,但是那个赖种混迹社会多年,已非年轻时莽撞,无赖有钱,穿衣打扮,吃喝住行,早已安排,今非昔比。乔明月爱美,上班收入不定,但花销无度,又挡不住花不掉的虚荣痴心,架不住赖种寇志德的用心用计,甜言蜜语,海誓山盟,再有锦衣玉食,各种交际场合的富贵,正合心意,不到一年,两人准备婚房,婚姻钻戒金链,摄影拍摄,美人美影,天天活在梦里。

结婚之际,婚宴排场不说了,熟悉不熟悉的故友,新交的相互利用的,还有带老婆带孩子的,100多桌,喝剑南春,发中华烟,平常小城婚宴一般午后一点多就大致结束,乔明月结婚那天,喝到三点多,五点多又有深圳飞回来的同学,又加桌庆祝,昏天黑地。

祝福就是杨林飞絮,到处在空气飞,挂满了墙角阳台。嫉恨的也有吧,收的份子钱也像赌桌激动的押注,张张假钱混了进来。

婚礼过后算账,手头已经所剩无几,但是仍然到青岛旅游,“不花没有,越花越有。”但是,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什么舞台上的荣耀,什么光环下的喝彩,媒体里的明星,都是市面上的,老百姓大多也不过是"驴粪蛋,外面光"。书上的话叫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旦梦醒时分,一切都落到地上,落到实处,他们生活渐渐困顿。

尽管寇志德喜欢乔明月,处处呵护,但也忘不了那一帮狗x弟儿们。乔明月看不惯那一帮地痞无赖,那群人到家喝酒作乐,开始给个脸色,关门出去,回来则教训丈夫:要过体面的生活,要交上档次的朋友。

混迹江湖,交道下流的冠志德,哪有什么仁人君子侠肝义胆的朋友?一次几个狱友相聚,几个货非要看看新嫂子,要向嫂子敬酒,喝高发烧,口出秽语戏言。乔明月当即翻脸,一时无法收场,也没有想到,寇志德一巴掌打过来,打倒乔明月,乔明月顿时酒醒,掀桌子摔碗,大骂丈夫,碌碌无能,养不起老婆,为了脸面名声四处借债,接着叫嚷离婚分手,拿刀夺刀,寻死觅活,等等等等。酒肉朋友,米面夫妻,什么甜言蜜语,没有钱,朋友没了,家也保不住,寇志德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城市改造,已不像那些年混乱,今非昔比,各项工作已经逐步理顺,西郊一个村的村委,村干部全部抓走,都是贪污,而且原来就是黑的一帮人大多散了,关系好的几个也被乔明月得罪了,不再来往,寇志德走到陌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如何选择,好像已经没有了出路。

第28节.干部家庭出恶少

寇志德的父亲是老八路,老年得子,但管束极严,家道不孤,然则小小年龄,染上了盗窃的恶习。八十年代初的500块钱,一旦不翼而飞,在家里丢失,邻居惊恐,四处打探无果,预备报案,有人暗地里揭发,看到老八路的小儿子掀棉帘,从失主家出来,大家检查追问,老八路凶神恶煞的逼压,这个小赖种不得不承认,是自己一时糊涂,钱就在抽屉里,没有上锁,见家里没人就拿走了。

红色瓦房的一排住户只有五家,邻里亲近,追回就算了,但是老八路气冲牛斗,把逆子吊在房梁上毒打,这哪里是自己的骨肉,这哪里会是老干部的儿子,怎么这般下贱,这么没志气,不争气,做出这样要枪毙要杀头的坏事。

那一年,寇志德只有五年级,到初中一年级没几个月,违纪违规多次反复,反反复复,无以计量,最终被轰出班级,于是托关系换了学校。旧习不改,新的环境也没有用,又犯错犯事儿,气得老八路家乡话都出来了:你个小瘪三儿啊。如此以来,终于在一天不敢回家的时候,几个流浪少年扒火车向南一直跑,跑到广州。一个月之后,饿的要趴下去了,衣衫褴褛的才回来。但是从那之后,家人再不敢管他。

一群孩子大错没有,小错不断,偷铁偷铜,偷烟偷钱,拦路抢些学生的东西,搜身搜钱,不服从不听话,就一阵乱打,而且也非常精明,一个月换一条街巷,三个月换一所学校,没事儿啦再回老地方继续作恶,无论哪个地方都有认识的小混混儿,或者学校年级的学生头儿,打架抽烟找女孩子,为乱使坏已尽作恶。

第29节.小刁生日动菜刀

对其丑迹恶行,老曹早有耳闻,不想真正的相识却是打架而引起了。

那一年,小刁16岁生日。红瓦排房的那一种小院儿里,小刁单独居住的一间,两张折叠桌子排好,朋友同学坐了满满的,一群少男少女,酒到酣处,老曹本性使然,怪言怪语,喜笑玩谑,出色出众,全场气压观众,好像说了一句——我们都是小混混儿,你们都是小瘪三儿,干不了大事儿,没有前途。

寇志德早已不满,乜斜数回,听老曹如此狂言,恼羞成怒,掂起玻璃茶杯,砸了过来。老曹一躲闪,从矮凳子上歪倒,撞到茶瓶哗哗啦啦碎了。寇志德已经跳过来,一凳子下去砸在头上,大家纷纷站起来拉架劝架,有人又碰歪了桌子,一阵子乱喊,杂声乱想,有女生见到流血,大叫大嚷,胆怯者从屋内窜出,一时间大乱。

小刁正在厨房拼菜,闻听出来,了解事由,上前右手直拳,打宼志德一个踉跄,左手一伸,揪住头发一个提膝,再要动手被大家拦住。赖种寇志德也不是孬种,回过神来,掂起花坛旁边一把铁锹闯过去,一轮未中,小刁咬牙怒骂着“妈了个巴子”,一边折身厨房,手掂一把菜刀冲出来。大家劝着喊着,还不快走快走。寇志德看要玩命,不及开门,也找不到大门儿,登上砖堆,翻墙逃走。

小刁掂着刀追出去,追到街口,不见人影,呆呆地站着,自言自语:他妈了个巴子,16岁的生日,他妈的。如是,不打不相识,从此两人算是认识了,只是各行其道,少有来往,而小刁为老曹出气,挽留面子,其后交好。

(待续,欢迎持续关注)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0)

相关推荐

  • #书法欣赏# 全称《魏故本郡功曹行高阳县...

    #书法欣赏# 全称<魏故本郡功曹行高阳县省兼郡丞寇君墓志>,北魏神龟二年(519年)二月二十三日刻.志文正书.二十四行,行二十字,末二行各二十三字.有方界格.志文书法工稳厚重,笔力遒劲.1 ...

  • 小说连载:最后的国营集体工⑨(大结局)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文丨曹旭 国营企业中的集体工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他们的人生起伏,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随着国营工厂的改制或倒闭,酸甜苦辣 ...

  • 小说连载:最后的国营集体工⑧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文丨曹旭 国营企业中的集体工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他们的人生起伏,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随着国营工厂的改制或倒闭,酸甜苦辣 ...

  • 小说连载:最后的国营集体工⑥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文丨曹旭 国营企业中的集体工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他们的人生起伏,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随着国营工厂的改制或倒闭,酸甜苦辣 ...

  • 小说连载:最后的国营集体工⑤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文丨曹旭 国营企业中的集体工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他们的人生起伏,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随着国营工厂的改制或倒闭,酸甜苦辣 ...

  • 小说连载:最后的国营集体工④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文丨曹旭 国营企业中的集体工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他们的人生起伏,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随着国营工厂的改制或倒闭,酸甜苦辣 ...

  • 小说连载:最后的国营集体工③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文丨曹旭 国营企业中的集体工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他们的人生起伏,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随着国营工厂的改制或倒闭,酸甜苦辣 ...

  • 小说连载:最后的国营集体工②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文丨曹旭 国营企业中的集体工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他们的人生起伏,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随着国营工厂的改制或倒闭,酸甜苦辣 ...

  • (小说连载)人市 第四章 || 田国彬(河北藁城)

    第四章      干了一天活,我来到了人市上等着建强他们,浑身的疲乏,顺便靠在一棵杨树上坐下来,也不想动了,也不知过了多久,听到有人小声喊我:"国彬国彬,你醒醒--"    我挣开 ...

  • (小说连载)人市 第五章 || 田国彬(河北藁城)

    第 五 章       我们来到一座冷库,院里亮着大灯泡,门口有两棵小杨树,汽车停的地方离门口远了点.    哥们乱喊一气:"离门口这么远,我们不干."    "这得费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