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周期蝉为人类讲了一个警世寓言

(文/凯瑟琳·J·吴(音))

17年的时间里可能发生很多变化。当蝉上次出现在这里的时候,导致非典疫情的病毒终于消失,乔治·W·布什正在竞选他的第二届总统任期,“我的空间”网站开始迅速崛起,托比·马圭尔还是蜘蛛侠扮演者。那一年是2004年,大批长着红眼睛和黑身子的昆虫刚刚完成交配并死亡,留下数十亿只幼虫——神奇的“十代蝉(Brood X)”的后代——钻入土里,孤独地待在地下。

现在,当全世界正在努力击败一种类似非典病毒的新病毒时,这些失去父母的昆虫将重新露面,享受近20年来的第一缕阳光。到5月中旬左右,美国东海岸和中西部的十几个州将出现大量十几岁的虫子,齐声高唱情歌——有的声音像割草机一样响——并寻求交配。在短短几周的好日子里,这些刚刚获得解放的虫子将以每英亩多达150万只的密度聚集在一起,覆盖树木和道路,填满建筑物、公共汽车以及小狗的肚子。它们将交配,然后死去,留下一大堆卵,孵化出下一代蝉,进入土里开始一个新的周期。这是一次限制级的旅程,一次最后的狂欢。

当蝉出现时,人类很难不注意到它们。康涅狄格大学生物学家约翰·库利对我说:“不管喜欢与否,你都不可能忽视它们。”在经历了我们所经历的这一年后,十代蝉的到来是一件愉快且滑稽的分散注意力的事情,也是2021年少数几件仍令人觉得可以预测的事情之一。

我们之所以痴迷于2021年的“蝉盛会”,背后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或许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第一次,也可能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我们中的许多人会与这些虫子产生强烈共鸣。我们对它们孤独的青春期有了长达一年的亲身体验,现在我们也渴望那种必将随之而来的喧闹春季派对。这些虫子在地下蛰伏的时间可能延长,但至少总有结束的一天。这些蝉即将进行的狂欢——一辈子一次的聚会——可能是一个撩人的先兆,预示着我们自己与世隔绝的状态也即将终结,到时候我们将像金蝉脱壳一样摆脱自己所受的束缚。

在一场疫情中,人类面临的最大危险来自聚集的人群。但对蝉来说,数量则是越多越好。康涅狄格大学生物学家克里斯·西蒙对我说:“为了生存下去,它们采取了这种'以数量求安全’的策略。”并不是所有的蝉都会同时出现,而这样做的蝉被称为周期蝉,它们采取的是一种自我牺牲的策略:这么多蝉一起出现,即便是最贪婪的捕食者也无法将它们全部消灭。在美国的15种周期蝉中,有12种每17年出现一次,包括十代蝉,其余的则每13年出现一次。

这套策略必须精准地把握时间。太早出现的蝉很快就会被捕食者吃掉,动作太慢的蝉则会“错过派对”。在这两种情况下,它们通常都会在没有交配的情况下就孤独地死去。

要想避免这样悲惨的结局,就需要进行仔细的计算,显而易见的是,蝉似乎是通过跟踪地下植被中营养物质的季节性变化来计算时间的。每过一年,它们的生物钟就会向前走一格,直到走到17(或13)这个神奇的阈值。最后,在春天的阵痛中,处于若虫末期的幼蝉会向上爬到离土壤表面不远的地方继续等待,直到温度达到约18摄氏度——这是它们破土而出的最后信号。简单的天气变化或许也能将我们从疫情的囹圄中释放出来。

很多人专注于蝉的首次出现。但它们在地下度过的时光至少可以说同样吸引人。17年前,十代蝉还是小小的白色若虫,弱不禁风,比苹果的种子还要小。它们苍白而柔软的身体掉在泥土上,开始在地下挖掘出独居的地洞,吸食植物根部的营养液。在此后的17年里,它们要经历四个发育阶段,其间幼蝉只有三项主要工作要做:吃喝、生长和等待。

我们在这场疫情中只度过了一年时光,经历了我们自己的哺乳动物版本的吃喝、生长和等待;如果上帝保佑的话,我们将不用再度过16年这样的时光。但人类要真正作出改变,需要的远不止是时间和食物。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我在过去几个月里发生了逆向变化,从一个完全成熟的成年人变成了一个脆弱而柔软的幼体。

不管有没有疫情,不管有没有人类的危机,十代蝉都会出现——这是大自然不可改变的必然现象。周期蝉不但给我们上了一节关于自我节制的课,而且也给我们讲了一个警世寓言。它们在地下度过的时光是可以预测的,是有条不紊的。而当它们破土而出时,一切全都乱了套。

与蝉相比,人类的时间表较为模糊。我们不能保证什么时候能够安全地摆脱我们所受的限制,无拘无束地进行交往。但真的到了那一天,我们不必在几周之内就偃旗息鼓。而且与昆虫不同,我们在忍受孤独时光的时候清楚地知道这种等待会得到多大的回报,然后反思我们从中吸取的教训——关于我们自己,关于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关于如何阻止疫情失控。17年时间里可能发生很多变化。下一次蝉再来的时候,或许我们也同样长大了。(王雷译自4月6日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原题为《2021年最大的派对即将开始》)

长着红眼睛和黑身子的十代蝉上次出现是在2004年(美国《科学美国人》月刊网站)

来源:参考消息网

(0)

相关推荐

  • 沉睡了17年,300亿只蝉将从地底涌出侵袭美国

    最近,美国东部十几个州如临大敌,原因居然是即将迎来一种小小的昆虫--蝉.这是北美特有的周期蝉,根据其生命周期命名为布鲁德17年蝉或13年蝉.这次钻出地面的是17年蝉,据估计将多达数十亿甚至300亿只, ...

  • 美媒文章:早期人类为何“走出非洲”

    美国<发现>月刊网站1月22日刊载题为<早期人类为什么离开非洲?>的文章,作者系杰西·霍利,文章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人类的祖先为什么走出非洲,进入世界其他地区.全文摘编如下: 无论 ...

  • 美媒文章:人类寿命极限探索无极限

    参考消息网5月14日报道美国<纽约时报>网站4月30日发表题为<我们能活多久?>的文章,作者为费里斯·贾布尔,文章称,随着医疗和社会进步让老年疾病得到缓解,人类的寿命得以延长, ...

  • 美媒:为何猛兽不敢经常攻击人类?

    为什么野生动物没有很经常地攻击人类?美国趣味科学网站7月12日发表文章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古人类学家约翰·霍克斯说,从生理机能来看,人类进化为双足动物,也就是说从四肢爬行发展为直立行走,双 ...

  • 到底有多少种早期人类?美媒:至少21种

    参考消息网2月3日报道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月24日刊载题为<地球上存在过多少种早期人类?>的文章,作者系本杰明·普莱克特,文章解析了早期人类的物种数量,全文摘编如下: 我们人类过去并不孤独 ...

  • 美媒:人类移居小行星带或更可行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月19日发表了题为<天体物理学家说,人类有可能在未来15年内移居到这个漂浮的小行星带殖民地>的报道,作者为布兰登·斯佩克托.全文摘编如下: 我们应该在矮行星谷神星周围建造 ...

  • 美媒:黑洞能量造福人类不再是科幻_

    2021-01-20 19:32:17 来源:参考消息网责任编辑:张威威 核心提示:科学家找到一种方法,可以通过打破并重新连接黑洞视界附近的磁场线来从黑洞提取能量.这一发现可以让天文学家更好地估计黑洞 ...

  • 美媒:人类或发现系外行星射电信号

    美国<科学日报>网站12月16日发表了题为<天文学家探测到可能来自系外行星的射电辐射>的报道称,通过使用一个射电望远镜阵列观测宇宙,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探测到了来自牧夫座的射电爆 ...

  • 美媒盘点:人类挺过的五场“末日之灾”

    参考消息网10月11日报道 美国<发现>月刊网站9月30日发表一篇文章,盘点了人类挺过的五场"末日灾难",作者为萨姆·沃尔特斯.全文摘编如下: 随着新冠肺炎病例继续激增 ...

  • 印度疫情有多严重?美媒:能凑到钱的印度人都在包机出国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5月6日报道,根据印度私人飞机租赁公司的数据,现在不仅是富豪或宝莱坞明星,印度一些中上阶层的家庭也开始包机逃往国外,由此可见印度的疫情有多糟糕. 印度人乘飞机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