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化与帝王的关系
本来只是人类驯养的一种动物,但自夏朝中期龙灭绝后,人们就只能在历史记载中了解龙了。如易经中有“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等记载,由于尧舜禹时的语言语法与后世的差异,后人便误以为龙是布云降雨的“神”。加上庙里供着身穿龙皮制成的衣物的历史人物,后人误以为这些英雄是“龙”变成的,所以将龙视为“神”顶礼膜拜。

秦代以前,龙并不是帝王的御用品,而是官民都可以随便使用的图案。第一个自称“龙”的皇帝是汉高祖刘邦。刘邦乘天下大乱之机,拉起了一支队伍。由于刘邦出身低微,所以必须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声望。刘邦于是经过精心策划,假称自己是“龙”。《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母曰刘媪。

其先刘媪常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刘邦谎称自己是“龙种”,使人们对他产生了敬畏的心理,使刘邦打败了许多对手,建立了汉朝政权。汉朝灭亡后,历代皇帝也纷纷自称“龙种”,以提高声望恐固地位。

历代皇帝规定将龙图案作为皇族衣物、宫殿的御用图案,但当时非皇族的人能不能使用龙的图案,以“龙”作为姓名?根据可靠资料,封建社会中非皇族的人而以“龙”作为姓名的很多,如三囯名将赵云,字子龙;诸葛亮,号卧龙;《水浒传》中有“入云龙”公孙胜,“九纹龙”史进,“混江龙”李俊;明代有文学家冯梦龙等。

那时候老百姓毎年举行舞龙与赛龙舟比赛。明代文学家解缙就曾描写广西藤县老百姓举行龙舟赛的情景:“双竞驿前双小舟,年年于此竞龙舟,翻思夺锦青云上,河汉江声共北流”。

由此可见,即使是在皇帝自称“真龙天子”的年代,皇帝也只是规定将龙作为“皇帝制服”的专用图案,其他人的服饰不能与“皇帝制服”相似,就像现代也不允许普通公民穿与军队、警察制服相似的服饰一样。至于平民以“龙”作为姓名,舞龙、赛龙舟则是法律所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