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动作,几代练不对
坐了十一个小时的飞机,从太平洋东岸的加拿大回到了太平洋西岸的中国。昨天回到上海的家,晚饭以后,在手机当当上购买了几本等了好久的书。今天下午,刚吃过午饭,书就到了。说实话,着实把我吓了一跳。
在加拿大待久了,人变得很有耐心,没有耐心也不行啊。去热门景点订房间,都是提前半年开始操作;去餐厅吃饭,点餐后等个半小时、45分钟才开始上菜,上来的也就是简单的煎牛排煎羊排;连看个病,预约家庭医生,也是要等个3、5天的。有一次,我太太邮箱里拿到一本书,半天才想起来:三个月前给小儿在网上买的书到了。
慢有慢的好处,可以事情做得细致一点,太极拳也是要慢慢打才像。不过有些事情也是要讲效率才好。
记得,8月份IT人士Mike从西雅图来到温哥华跟我学易筋经,我是挑了几个我认为对他有效果的动作教的,不过说实话,看后来的结果,好像还是顶天立地效果最好。有一个预备动作,这个动作在练功十八法里也有,叫左右转膝。在易筋经里是个预备动作。Mike练了以后大声叫好,说膝盖从来没有这么舒服过。

原来在大学时代,我们这位IT精英人士,就因为打篮球,把膝盖弄伤了,以后这个伤就成了阴魂不散的人生陪伴。动不动就膝盖疼痛,不能走路。以至于被逼无奈的Mike自己摸索出了膝盖快速矫治法(剧透一下:这个矫治动作在邓老师的提高班中有)。易筋经的一个准备动作,能让他大声叫好,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也许一个转膝,一个顶天立地,就是对他最好的的动作,当然得练对。
练功十八法,大学时代,我跟公园里的大妈学过。感觉跟广播操类似,后来就没有练,里面那个左右转膝动作,因为做起来不舒服,还特别反感。后来跟邓老师学了这套易筋经,再次做起了这个动作。
不过邓老师教的这个动作,有个细微的要求,就是:把食指中指分别插在内外膝眼中。我再做了一点点改进,插入膝眼中以后,略微往上提一点。对,就是把髌骨往上移一点,只要一点点。毫厘之间,就可以感受到髌骨这里不受力了,重力下去了,轻松很多。
前几天,一些群友在传某金刚坐轮椅的照片。那些专业人士,过度练习,如果方法再粗糙一点,伤病是难免的。我辈业余爱好者,还是悠着点好,实在想赶超专业人士,一定要多琢磨多体验。
易筋经这个东西,练对了,对颈椎腰椎效果挺好,颈椎腰椎健康了,太极拳功夫也就更上台阶了。如果有机会,我打算在上海推广推广这套易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