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摆渡,那些人,那些事

横跨衢江两岸的姚家枢纽工程即将竣工,每天晚上,枢纽南岸的大坝热闹非凡。这儿聚集了上吴、许家湾、下包、上吴、大园畈、唐家、后杨等附近村庄的几百位村民 ,他们唱歌、跳舞、散步、聊天、骑行……,这儿渐渐变成村民健身、休闲、娱乐中心。

姚家枢纽工程距离兰溪城区约9公里,是集航运、行洪、发电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可当地村民更看重它的交通功能,希望这座桥梁能早日通行。

“听说过几天9月份,姚家枢纽就要验收了,到时这里通车我们可以骑电瓶车去对岸的伍家淤嘻嘻。”

“多年没去对岸了,那时还是坐船过去的。”

“还记得当年渡船的情形吗?一晃都有三十多年了。”

“记得,记得。”

两位老伯,坐在江边一边乘凉一边回忆。

顺着他们的记忆,我沿江探寻那些曾经被人惦记,如今又被历史遗忘的渡口、摆渡人。

衢江北岸,离姚家枢纽最近的村庄是下叶村(属游埠镇),在这里,我见到了曾经的摆渡人----徐根兰阿婆。老人她今年83了,身板硬朗,声音洪亮,回顾当年的摆渡生涯,兴致甚高。

且听她娓娓道来:

“我老家是大路口那边的,又没溪又没船,我也不识水性。 22岁时我嫁到下叶,因为老公是摆渡的,风平浪静时一个人摆渡就行,大风大浪一来,他一个人搞不定,我就要去帮忙。一边帮忙一边学习,慢慢地,我就能摆渡撑船了。后来孩子多,家里穷,摆渡挣不了几个钱,老公去生产队赚工分,船就全交给我了。”

“一只小木船,两只竹篙,从下叶村门口撑到对岸后杨村(属于城南街道)的溪摊里,我每天来回十几次。两岸来往人员中,基本是靠近南岸村坊的人们——如上吴、大园里、山塔、中吴、大园畈、下包、后杨,到对岸伍家淤为主。当年的伍家淤老街还是蛮热闹的。他们过来喝茶、扯布料、买日用品,喝完了茶,买好了物品,又坐我的船回去,我的船最多只能做十四五个人,太多不安全呀。”

“摆渡有危险,尤其是起风的日子,船上风大浪大一不小心就要翻船,我的船一侧还搭着蓬,摇晃得厉害。我嘴上说客人不用怕,但是自己心中砰砰 跳。水随着风哗哗涌上来,我用尽全力才能让船稳住,幸好我摆渡20多年都没出过事故。后来我观察天气,风大的时候就停,风小才行动。有的客人等不住,我建议他们去几里路的后张村渡口(属于金华婺城区),那边的船更大更安全。”

“摆渡也是很苦的,冬天的日子,起西北风,那么冷,那会没有厚衣服穿,坐在船上兜风没人愿意,但是为了养家没办法。能赚多少钱呢?两分三分一次,俗话说三分渡。有时候客人说,哎呀,我钞票都没了,我会说,哦,你去,你去,先上船。也有客人买东西,把钱全光了,一分钱也没剩,我也要让他坐船。”

“最早的渡口就在下叶村口,因为不断涨大水,江中的沙洲越冲越高,渡口就慢慢上移,一直移到了伍家淤村口,我便和伍家淤村的man呢(本地方言,意味视力不好)夫妇轮流摆渡,每户两天一轮回。”

“再往后船要归集体,大队里补贴钱给我们,摆渡人就变成两人,我们家一位还有生产队里轮流的另一位,卖票的钱也归集体所有,我们就拿工分了。但是因为票价低,来往的人减少,一天下来也就四五元钱,大家没什么积极性。一到冬天,人都怕冷,你不肯去,我不肯去,船就空在那里,慢慢地,船就废弃了,渡口也被荒草淹没了。    ”

(0)

相关推荐

  • 搁浅的小木船

    文/石文书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隆冬,我们学校十九名师生徒步去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沿途瞻仰了左权烈士陵园和刘胡兰烈士纪念馆. 这天傍午,我们来到濒临黄河的永和县城.被告知黄河岸边小渡口已住满了串连的 ...

  • 摆渡,摆渡,那人,那事(续)

    拜访徐阿婆后,我来到了伍家圩对岸的后张村渡口(属于金华市罗埠镇),见到了摆渡人俞师傅.如果说摆渡是一场接力赛,俞师傅正好接过了徐阿婆的那一棒-----徐阿婆大约1985年歇业,俞师傅则是1980年开始 ...

  • 摆渡、摆渡,那人,那事(再续)

    在衢江沿岸的三港村(属于游埠镇)我见到了老张,他今年70岁,曾经做过五年摆渡人. 说起四十年前的往事,他记忆犹新. 印象最深的是渡船装运小猪.小猪怎么装呢?三港附近的游埠古镇有大型小猪市场,远近闻名. ...

  • 摆渡,摆渡,那人,那事(续三)

    衢江南岸的让宅渡口(以前叫让宅埠头,属金华市洋埠镇),历史悠久.以前这里的人流量远远超过其他渡口.人们都要经过这个渡口去附近最大的商旅重镇.交通枢纽--游埠古镇. 今年78岁的胡老伯有15年摆渡经验, ...

  • 摆渡,摆渡,那人,那事(续四)

    今天来到邵家渡口,几经周折找到摆渡人,外号叫洋铁皮.下面是他的口述. 我今年65岁了,28岁(恰好改革开放)开始摆渡,摆渡了14年,力气最好的时候.刚好单干,船是大队里的,承包费交给大队里二百元一年. ...

  • 摆渡,摆渡,那人,那事(续五)

    这次我来到了洋港渡口------衢江兰溪段最大的港口,也是最迟停渡的渡口.在洋港渡口没费什么劲,我就找到了住在岸边的摆渡人张国儒老伯. 当我到他家门口时,他正准备外出.知道我的来意后,他说,我比较忙, ...

  • 【甘肃】牧风《摆渡时光的人(三章)》

    21世纪散文诗·第86期 摆渡时光的人(三章) [甘肃]牧风 一个人 青藏腹地的扎古录藏寨,在夏日的夜晚柔美如少女均匀的呼吸.这个夜晚是属于我的,一个漫游者悄悄生长的思绪. 歌声从洮水的边缘透过夜色漫 ...

  • 宣化人宣化事和一幅年画 曾在全国引起轰动 被《人民日报》报道

    <祖国处处有亲人>年画. 一幅年画 串起"亲人"半个世纪的牵念 5月1日,宣化万柳公园,天空湛蓝,阳光和煦. 阔别宣化多年的小曦浩陪着母亲刘雅珍特意从北京赶来,与46年 ...

  • 百年百人百事|傅永训:小八路·老编辑·史志专家

    本栏目由中共枣庄市市中区委宣传部主办,微游枣庄承办,山东康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百人之 傅 永 训 [人物档案]傅永训(1927年10月--2019年5月),又名傅永顺,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人, ...

  • 百年百人百事|邵剑秋:戎马运河地 写史育后人

    本栏目由中共枣庄市市中区委宣传部主办,微游枣庄承办,山东康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百人之邵剑秋邵剑秋同志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家乡的著名抗日领导人.他是我叔父傅元昌的战友,我以长辈称呼他.抗战前夕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