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一阅]狂喜,伦勃朗
相关推荐
-
重温 | 王瑞芸:触摸历史细节——波普艺术产生的始末
一九五〇年代的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在国际上大出风头,到了一九六〇年代则转向美国波普艺术.至此西方艺术的大形势已经明朗:二十世纪后半个世纪,美国艺术在国际上的领导地位已经毋庸置疑地确立.无论美国艺术界发生了 ...
-
波士顿上演真实“清宫剧”/一大波中国艺术品将拍卖/在我们眼里,何为欧洲?
欢迎收看第⑫期"鹿见不评"! 在这里,小鹿与你一起看 不一样的艺术圈. 每周一早上7:30,约定你 ▼ 去波士顿看真实的清宫后妃 清宫剧背后历史,尽在"凤舞紫禁" ...
-
没有一幅真迹的拉斐尔展,究竟值不值得和娃去看?实地探访告诉你
你好呀,我是朵朵- 2020年4月6日,是拉斐尔逝世500周年.这位文艺复兴巨匠身上,有许多美丽的巧合,比如: 他的诞生与离世是同一天,更确切的说,都是耶稣受难日: 他相貌柔美,而他的名字,正好是大天 ...
-
「邹明」|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个人简介] 邹明1955年生于安徽, 1983年毕业于无锡轻工大学造型美术系,留校任教.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曾任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现为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 ...
-
[不妨一阅]对意大利都灵萨包达美术馆所藏伦勃朗《男人画像》的质疑
对意大利都灵萨包达美术馆所藏伦勃朗<男人画像>的质疑 荷兰阿姆鹿特丹国立美术馆收藏的<扮成圣·保罗的伦勃朗>作于1661年,是年画家已55岁.画幅约有91×77厘米.意大利都灵 ...
-
[不妨一阅]伦勃朗:你不是个嘛
去看天津美术馆展出的16-18世纪欧洲绘画展,其中有两幅伦勃朗的自画像,有一幅是伦勃朗晚年的自画像,知道吗?伦勃朗在准备画这幅自画像时,照了照镜子,带着笑意唠叨了一句:"你啊,不是个嘛.&q ...
-
[不妨一阅]为什么把线条和墨块放这里
在人的意识中包括潜意识与显意识,这两个方面构成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全部.一幅绘画是通过物质的形式展露精神意念的状态,这个意念的形式为每个作者提供无数个表达的方式,为什么单单会选择以这个形式进行 ...
-
[不妨一阅]心象难掩
或有人说人类图像延伸过去就是宗教,或有人说人类图像延伸过去就是哲学,或有人说人类图像延伸过去就是性情,或有人说人类图像延伸过去就是文明.我说:"文明之中包括性灵,但文明之前仍有性灵.人类图像 ...
-
[不妨一阅]画个画是本能
记得很多年前有人对我说,你真有能耐,会画画真好.我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他,真的吗?我从来就不认为画画需要才能,这是一种心理需求罢了.总想画好总画不好,有一天忽然画好了.得意地画着画着又画不好了,后来又有了 ...
-
[不妨一阅]毕加索会弄么说
朋友送了我一沓古老技艺的手抄纸,又有朋友介绍我去纸店买了些积压货,于是信笔画来,总要从不同的质性里找到不同的自己.我想这才对得起手里捏着的这杆笔,对得起笔头含着的色.怎么着也写写画画过半生,无论如何也 ...
-
[不妨一阅]关于“神游”的滋味
我的乐趣是神游天外,家里大小也是个读书人的家庭,所以自小就在满眼黄卷的熏陶中,每到有个感冒或身体不适的状况,老爸就把书柜中的精致提盒拿出,往大床上撂:"来,玩吧".这是我就喜欢的玩 ...
-
[不妨一阅]关于“胡扯”的滋味
这是我早已忘记的场景,被别人忆起作为笑谈讲给我听,竟令我大为惊奇,记忆深刻.在我幼年的时候,每到父亲的朋友或学生们来家中聚会,我总要挤在人丛中听大人们谈论绘画或古今传奇什么的,也不知道听懂没听懂,很是 ...
-
[不妨一阅]关于“嚣张”的滋味
其实我是个很谦逊的人,只是偶尔固执一下.例如某日与上司因为某事观念不一致,心中愤懑.若以上司的思维高度,必需拆去误会的墙,让我见到人心.我知道自己就是一头顺毛驴,别惹毛了我,惹毛了我这头驴就不是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