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德忱帖》,晚年力作

三十岁以后,米芾“元丰中谒东坡于黄冈,承其余论,始专学晋人,其书大进”,正是由于苏轼的规劝,他才豁然开朗,大胆向唐人挑战,摆脱唐人法度严谨的束缚,从而转向对晋人的研习。

他还说:“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追求艺术,就需要有米芾这样的勇气去打破旧有的观念,实现自我。米芾不是百依百顺地拜倒在古人脚下,他敢于从中走出来,去开拓一片更为广阔的艺术天地。

五十岁后,米芾基本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他说:“盖取诸家之长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连米芾自己也承认晚年书法有了很大的变化。

《德忱帖》为米芾著名的《草书九帖》之一,又是其晚年成熟书风的代表作之一。此帖自始至终,气韵十分流畅,下笔如飞,痛快淋漓,毫无顾忌,点画之际,妙趣横生。仔细赏读,却又欹正相生,字字随着章法气势变化,用笔狂放而不失检点,提按顿挫丝丝入扣,上下精神,相与流通,有着强烈的节奏感。

米芾草书《德忱帖》欣赏

释文:

五月四日,芾启:蒙书为尉(通慰),审道味清适。涟,陋邦也,林君必能言之。他至此,见未有所止,蹄涔不能容吞舟。闽氏泛海,客游甚众,求门馆者常十辈,寺院下满,林亦在寺也。莱去海出陆有十程,已贻书应求,倘能具事,力至海乃可,此一舟至海三日尔。海鳇云自山东来,在弊邑境未过来尔。御寇所居,国不足,岂贤者欲去之兆乎?呵呵!甘贫乐淡,乃士常事,一动未可知,宜审决去就也。便中奉状。芾顿首。葛君德忱阁下。

局部放图欣赏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