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子嗣有无&论“也对也不对”现象

◆【原创作者】王易林 ◈公众号:六爻第一因

◆【起卦意念】

z占子嗣有无,得“屯之节”

◆【卦局呈现】

◆【起卦说明】

王易林易学观重断他人案例

◆【用神选取】

以子孙寅为用神。

◆【王易林六爻第一因】

子孙在日月有力,临世爻发动。岂曰无子?

仅此一因。没有其它的啰嗦。

◆【结果反馈】

原注:或曰,世爻子孙,又化子孙,月建合之,日辰生之,多子之兆。余曰不然,子孙化子孙,非己出也。后果立侄孙为承嗣。

◆【反思感悟对比】【次要易理易象干扰】

月令亥水为兄弟生合动爻寅木世爻,子嗣可能与同辈兄弟(过继)有关。

(等等。以上都不是最核心的易理易象,并不是决定易理吉凶的第一因)

◆【出处说明】

《增删卜易》

朱辰彬简评:

问求子嗣,用神子孙寅木独发化进显旺相,本应该是有子的预兆。

注曰子孙化子孙,多子之兆。在细节上这样分析是没错的。

野鹤凭子孙化子孙信息,断非己所出,实话说有些牵强。

过继侄孙承嗣的事实,已经说明自己没子。

这卦为何卦象显示有子,事实却无子?全因为:这属于“太过”卦象。

卦见太过,或吉兆不应吉,或凶兆不应凶,只能维持现状;对于非吉即凶的事占,预兆更与信息相反。

“太过“有分“太旺”与“太衰”。这卦的日月动变元素,全部趋向一个方向。

亥月合旺子孙寅木兼且是高层次的影响力;子日生旺子孙寅木;子孙寅木自身又化进神旺相。于是形成“太旺”的格局。

其结果只能是吉兆不应,维持无子现状。

在细节层面,世爻子孙化子孙的信息,倒可以看作是最终找到别的子孙承嗣的寓意。变卦出现六合之节,事态趋势受约制的预兆。

◆【王易林易学观议论】

论“也对也不对”现象

首先我声明,对于朱辰彬老师的简评我抱以尊重,学习,启发的态度。但是,我对朱老师的太过,太旺等等之论,我坚决反对和舍弃。因为,不符合易学的“第一因”,不符合易学三法印的“不易,简易”之法印。

好,下面我来说说,“也对也不对”现象。

在易学实战预测中,对于有的预测结果,会出现预测师的结果和实际的结果,也对也不对的现象。你说他对吧,也算是预测对了;你说他错了,好像和实际结果有些出入。

比如,有人占当天能不能进财,预测师告诉客户,可以进财。实际结果是,当天进财了,可是,当天进的财,在拿回家的路上,不小心弄丢了。

请问,预测师预测的对吗?也对也不对。你说他对。确实是对,因为客户问的是当天会不会进财,明明就是预测对了嘛;你说他错,好像也不对,因为和最终的实际结果有出入。

同理,对于上面的案例,说他有孩子,就是预测对了。因为,客户问的是有没有孩子(又没有问是不是过继或者亲生),管他是偷是抢,还是过继的,何况,古代宗法,过继孩子的地位也是合情合礼合法的,也是具有传宗,继承,养老的权利和义务的。和亲生的同。

说他没孩子,好像也没有预测错。

以上,也对也不对的现象,在实际的预测中,经常会遇到,希望大家不要紧张,不要纠结,更不要为难自己。

·~~·~~·~~·~~·

也许有的人看到会怀疑,会反对,希望大家感悟揣摩,

在思想和思路的交流碰撞冲击中,有突破,能觉悟。

·~~·~~·~~·~~·

声明:第一因不是唯一因。站在不同的易学观(和不同的角度)之下来分析,即便是相同的卦局(或命局),决定吉凶的易理第一因有可能也是不一样的。关键是根据自己的性格找到适合自己的预测习惯。

·~~·~~·~~·~~·

声明:其他老师的分析也很有道理。我们都应该尊重不同的观点。只是每个老师的切入点和易学观可能不一样。关键的是在不同的理论和声音中,冲击自己的思路,打破自己的封闭,优化自己的思路。最终,简易万物(即抓住万物万事的第一因),自我觉悟,成就人世间。

(0)

相关推荐

  • 子嗣章

    凡问子嗣,须明告之,或已有子后还生否?或问现在之子,将来可保长年否?或从未生育,终有子否? 易告未来,不告已往,即如占天时,神报将来之旱潦,不言昨日之阴晴雨,若含糊而问,假使从前有子,问后来还可生否? ...

  • 清朝皇帝子嗣最全列表:康熙最能生,乾隆最能熬,还有三个绝了后

    虽然说清朝皇帝也是三宫六院,坐拥佳丽无数,但清朝皇帝生育能力一般,而且越往后,生育能力越差,直到绝后.就像清朝的发展一样,从兴旺到凋零,直至消亡.本文就为大家盘点下从皇太极到末代皇帝溥仪,大清十一帝的 ...

  • 最有“阔太太命”的4大生肖女,旺夫命强,子嗣兴旺,个个为龙凤

    属牛的女人,有脑瓜,踏实肯努力,很熟异性青睐,她们是靠自己的努力,争取来的"阔太太命",不管是自己的努力,还是对丈夫的助益,都会让她们的日子从不缺钱,属牛的女人相当重视教育,所以, ...

  • 真诠看子嗣

    问:看子女要看哪几样呀?时支,那个是看子女个数的,不看子女的贤愚?子星(女食伤男官杀),这个看与月令是否舒配得当来定贤愚,哪怕是女子食神2透,也未必有2个儿子?当时支无用且子星不透,以时干来定子女贤愚 ...

  • 曹叡妃嫔多达数万,最后却子嗣断绝养子继承帝位,其中有何隐情?

    引言 有句话叫"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它最早是出自<庄子>,但后半句却并非庄子所说,而是出自北宋<景德传灯录>,经过一代代演化后成句.这句话揭示了一个可怕的 ...

  • 清朝十帝子嗣变少原因新解

    清朝前期的皇帝子嗣数量众多,但到晚清时期,竟然断子绝孙,是何原因?这是因为一个曾经游荡在紫禁城里的隐形杀手汞蒸气,堵塞了清皇帝的血脉.汞,俗称水银,属金属,其熔点和沸点是所有金属中最低的,即使摄氏零度 ...

  • 陈益峰:风吹水劫之地,刘氏后人子嗣受到重创

    文/陈益峰 去年在山里研究地理,见以住宅,形势凶险,色泽黯淡,气色枯黄,不合地理古法.上前打听一下,住宅的后人情况,结果非常令人遗憾,宅主刘氏两个闺女,大闺女嫁到外地,二闺女重度残疾,后人子嗣受到重创 ...

  • 清朝历代皇帝各有多少子嗣

    清朝历代皇帝各有多少子嗣

  • 画家范曾:与恩人妻密会10余年,与亲生女儿绝交,恩人子嗣跟他姓

    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都慢慢地有了精神上的需求,艺术家也不例外.在人们的印象当中,艺术家应该是富有才华.而且超凡脱俗的那一类人.但是每个艺术家的身后都有一段故事,让人们津津乐道. 生活成就了艺术,艺术 ...

  • 清宫规定嫔妃过50岁不再侍寝,为什么德妃破例?原因跟子嗣有关

    清宫规定嫔妃过50岁不再侍寝,为什么德妃破例?原因跟子嗣有关 文 | 韦爵爷 自古皇帝身边从不缺年轻貌美的女人,所以很多女人不到50岁就已经失了皇上的心,因而也很难破清宫中规定嫔妃过50则不能侍寝的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