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82【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厢记》】特种邮票

T82.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厢记》

1983.02.21发行      全套4枚      发行量293.51万套

(4-1)        8分   惊艳(1028.41万枚)

(4-2)        8分   听琴  (963.16万枚)

(4-3)      10分   佳期  (561.16万枚)

(4-4)      80分   长亭  (293.51万枚)

邮票规格:40×60毫米                               齿孔度数:11×11.5度

整张枚数:25枚(5×5)                                版别:影写

原画作者:王叔晖

设计者:刘硕仁                                         印制厂:北京邮票厂

元杂剧《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为元代著名的戏曲家王实甫所作,全剧共5本21折。它描写了书生张君瑞和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崔相国死后,其妻崔夫人、女儿莺莺扶柩回原籍博陵安葬,途中羁留河中府普救寺内。书生张君瑞赴京应举,路经普救寺,见莺莺容貌姣美,倾心爱慕,遂向寺主借得僧房半间留居寺中,并向莺莺表白爱慕之情,莺莺也对张生渐生恋情。叛将孙飞虎听说莺莺貌美,带五千人马前来抢劫,全寺惊慌失措;崔夫人传令:倘有退贼之人,愿将女儿许配为妻。张生修书向知交武将杜确求援,遂解了普救寺之围。不料,崔夫人矢口毁约,设筵席让莺莺和张生以兄妹相称。莺莺因母亲失信背约,内心极度痛苦。张生也因此抑郁致病。莺莺让红娘去探病,张生遂托红娘传递书简,莺莺回书,以“明月三五夜”诗相约,张生如期赴约,莺莺却又羞怯犹豫,反责怪张生无礼。张生病情从此加重,卧床不起。红娘只好陪莺莺去探望张生,莺莺遂与张生结成百年之好。日久崔夫人得知,拷问红娘。红娘只好将原委说出,并责崔夫人言而无信。崔夫人理屈辞穷,只好虚允张生与莺莺结为夫妻,但又坚持门庭内不能有“白丁女婿”,要张生取一纸功名来,方可与莺莺完婚。张生被迫赴京应试,一举金榜题名。又经过一番周折,张生终与莺莺结为百年之好。

《西厢记》通过书生张君瑞和贵族小姐崔莺莺的恋爱故事,表现了反对封建礼教,“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由惊艳、许婚、退贼、酬简、听琴、就欢到草桥惊梦,经由红娘协助,终能冲破礼教藩篱而缔结良缘。情节细致婉转,文词优美动人,被后世誉为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之一。

1983年2月21日,为了反映中华民族灿烂的古典文学风貌,邮电部发行了《西厢记》特种邮票,全套4枚。

(4-1)为“惊艳”。描绘了书生张君瑞上京应举,路过普救寺,在假山后惊叹莺莺貌美,一见倾心,遂留住寺中,伺机与莺莺留情。莺莺回头见俊秀书生张君瑞,心中顿生爱慕之情的场面。

(4-2)为“听琴”。描绘了崔夫人设筵毁约,张生和莺莺都很痛苦,张生遂调琴《凤求凰》,寄情于莺莺,表白自己的爱慕之心。莺莺隔窗聆听,深受感动的情景。

(4-3)为“佳期”。描绘了在莺莺的婢女红娘的相助下,偷偷到西厢房和张君瑞相会订终身的场面。

 

(4-4)为“长亭”。描绘了崔夫人坚持张生取得功名后,方可与莺莺完婚。霜林如醉,黄花满地,张生和莺莺在十里长亭依依惜别的情景。

 

邮票《西厢记》的四幅原画,是著名女画家王叔晖的杰作。王叔晖从事创作已有50年之久,素以仕女画著名。她所描绘的崔莺莺,端庄娴静,典雅大方,美而不媚,艳而不俗,体现出大家闺秀的风范。她笔下的《西厢记》,人物造型准确,形象逼真,线条犀利,设色典雅,保持了唐宋以来工笔重彩人物画的传统。画风绚丽而又和谐,成为近代仕女画的典范。

4-1版票

4-2版票

4-3版票

4-4版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