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学会从大门样式辨识北京四合院主人身份

相信不少游客游走在北京的胡同中,看着样式各异的门宅样式,一定会好奇当年这些四合院屋主人的身份吧,今天就介绍几种方法让你一分钟学会从四合院大门样式来了解屋主人的身份。

在介绍门宅样式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我国在进行城市规划时的大致思想。

中国最早的由官方出版的关于“百工”技艺和制度的记载是源于战国时期的《考工记》,其中《考工记?匠人》将我国早期的城市规划制度概括为“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其后的都城规划大都以此为依据,城市规制为方形,九分其国,皇室聚中,然后以皇城和南北中轴线为据再对全城进行规划布局。城市的重要建筑大多分布在中轴线上,南北向干道的两侧,分布有大量东西向的胡同,胡同两侧便是官员百姓居住的四合院。四合院大多坐北朝南,其一是是利于采光,二是利于在冬季躲避西北风带来的风寒。

北京四合院的大门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6种样式。

第一种 王府贵族的宅邸

大门位于四合院的中轴线上,多为三间一启门,或五间三启门,气势恢宏,大多已开辟成旅游景点,比较好辨认。

第二种 明清高阶官员的宅邸

除了王府大门外,其余四合院建筑的大门并非位于四合院的正中间,出于风水考虑,如果四合院是座北朝南,则门开在东南角;如果是朝北,则门开在西北角。

门扉位于中柱的位置,门前后各有半间房的空间,枋檩装饰苏子彩画,中配有4颗门簪,写有吉祥如意等字样,下有雀替,抱鼓石。

这种门样式称为广亮大门,多为高级官员的宅邸所用。

第三种 明清低阶官员的宅邸

区别于广亮大门门扉设在中柱之间,金柱大门的门扉设在前檐金柱之间,这个位置,比广亮大门的门扉向外推出了一步架,因而显得门前空间没有广亮大门那样宽阔,门前空间明显小于门后空间。其他方面如大门的构造、屋顶、雕饰等,均与广亮大门相同。

这种门样式称为金柱大门,多为低阶官员的宅邸所用。

第四种 富商名流的宅邸

门扉安在前檐柱之间,门前没有多余空间,门框上仅有4个门簪,没有彩画等装饰。

这种门样式称为蛮子门,多为富商名流的宅邸所用。

第五种 小康百姓的宅邸

门扉安在前檐柱之间,门前没有多余空间,门框上仅有2个门簪,没有彩画等装饰,仅在中间留有尺寸适中的门,其余大门全用砖石遮挡,门上方多装饰有精美的石雕如意图案。

这种门样式称为如意门,多为小康百姓的宅邸所用。

第六种 平民百姓的宅邸

没有梁架结构,在门扉两侧砌筑两个墙垛,没有装饰。

这种门样式称为随墙门,多为平民百姓的宅邸所用。

今后再去逛北京胡同,可以试着按照上面的方法辨识一下大门样式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