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福:余秀文死了(小小说)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转发分享。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文/张金福

余秀文死了,仙家对着我说。
我不想对余秀文也说这样的言语,可是仙家说的言语,又是非常正确的。因为,这次,在和余秀文的交谈中,又无不感觉到,余秀文是真的死了。
余秀文又是谁?李大友在旁边问我。
我看着李大友,我也说不出话出来,李大友虽是一个编辑,也是一个作家,我怎么好在李大友的面前,也说这样的言语?然而,不说给李大友听,他又怎能知道这个人间的复杂,还有人心的复杂。
每一个人都是爱面子的,我只好说,每一个人又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每一个人又都是为了抬高自己,赞扬自己。每一个人都不会允许别人排挤自己,说自己不行,说自己的坏话,在这个国度,没有那一个人会摆脱这种自私自利的思想,谈什么爱心,真正做好事,做善事,只能是口头言语,是做给别人看的,是为了表现他,突出他自己,从而达到一种目的,谁又愿意真去做好事,做善事?
比如周爱民,我又继续说,听说我是记者,采访他虽说是许大林的安排,但采访他之后,许多事迹虽说是真实的,但他知道之后,又是怎么想的呢?当然,如果我硬要找他,他也会把我当平常人看待,因为连续两次都没有报道出来,谁又会照顾?且不说周爱民,从余秀文那儿出来,当时我就准备找王大胜,然而,跑在王大胜那里,门居然是关着的,明知道他还在学校上课,想去找,还是打消了自己的念头,于是,我拿起手机,给他发了一条短信,短信没收到他的,我又只好到回。
走到凉山沙子沟,手机突然就响了,拿起一看,是王大胜打过来的。我当时就想,回都回来了,算了,也难怪,人家此时正在给学生上课,你去找他,他那里还有时间在上课时间和你交谈?
想到此人,当时也在他家里,说自己报道他的材料,并没有得到发表,他也并没有半分的看不起,仍然也欢迎在他家去玩,心理就是一个安慰,而如果真要找他帮什么忙,他又会不会伸出援手呢?我也不敢肯定,不过,有一次,当时,在他家里,也大谈什么仙家,晚上又遭到仙家的严重警告,于是,第二天又在他家巴起来,又按仙家说的言语又否认了这个事实。但是回来之后,还是和到秦宗勇、游春丽等爱心人士在网上又大谈什么仙家,这又怎么说呢?
那么,这个仙家是不是事实?李大友又问。
我又说,我在许多文稿当中也叙述到了,我也不想在这儿重复了,你如果想知道,最好逛逛我的QQ空间和朋友网,那里面有许多小说,百度上也可以收索我发表了的。这次支起我跑余秀文那里,是仙家提供的情报,说余秀文转来了,顺便也在王大胜那里去一下。
走近余秀文那里,余秀文正在写他的书法,精神看上去,比去年冬下精神好多了,而且还红光满面,满脸笑容,那么,仙家,又怎么说是他死了呢?这是仙家贯有的言语,每一个人在不帮,或在排斥我的时候,仙家都说某某人死了,仙家说沈丘二,汪老大,湛明,也都惯用死的言语,而仙家为什么这样说,这也是很明显的,对他们的为人,他们的做人,实在不敢苟同。他们是怎么做的?在我看来,是为一个“利”!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利益,他才愿意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利益,很难说。
严格说余秀文不同于朱克江,朱克江虽说和我大伯认的是亲戚,而朱克江的确又是我的老师,但朱克江了解我的家庭,他压根儿就瞧不起,而余秀文在这一方面,又的确又不同朱克江,几次的接触,感觉此人的确热心可靠,于是经常走,就这样接触认识了。认识了,他也的确谈了他的过去,也谈了他所经历的一切。我是写小说的,他又是写词作的,言外之意,频繁的交往,他也大有一种把他所有的经历都告诉我,也好让我也用一种报告文学的形式来宣扬他,歌颂他。一旦真写了他,把他对某某人的太度和看法又一古脑儿全写出来,他又觉得这样写,会得罪他们,又建议这些全部删除,重新写他过去和作重谈及他《引领学子觅诗源》的话题。而这些说他不恭敬的言语,不去记,只记过去,而现在只记歌功颂德的言语,可想老先生的言语,又的确让我有了深刻的反思,他能忍辱负重,的确也不简单!
然而,我又冒着严寒的冬天,往返于在他家那里完成了此稿,又在电脑上帮他效正了不少的文稿,求他帮忙把此稿转在正规刊物和报社去发表,他听了我的苦难遭遇,当场也答应协助,并说交给《遵义日报》邱杰的父亲转给邱杰帮忙,结果在王大胜那里分手之后,他却住在余庆,后又在花山两个多月,如今问到他,他压根儿就没帮,也没问,而中途有一次在敖溪碰到,他又说,等下余庆再和他们说,花山一趟,余庆两趟,还是把此事忘到九霄云外!
谈到起仙家,开始还同情,他说,你处于这种家庭,仙家跟着你也是受穷的,仙家想做好事,想救人,想完成他的伟业,落在你这个家庭,落在你身上,仙家也跟着你也是受苦的,而如果仙家落在一个大户人家,或在一个当官人的身上,你说仙家,也许,许多人都会捧你,抬你。然而,仙家身落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又怎能有出头之日?
听了老先生的这句言语,才感觉老先生的言语很精辟,也的确说到点子上了,然而,老先生这次回来,又说的是什么言语呢?
他说,你这是胡思乱想,精神有问题,是属于一种幻想,那里有什么仙家?那里有什么神?
如果你帮了,我又说,不通过仙家,再次打闹,不是没事了?你不帮,我在仙家的帮助下,打下他们,骂了他们,让他们知道我的困苦,又怎么说这是幻想呢?既然这三篇爱心文稿,你不推荐,我通过仙家打闹了,即使今后报社或其他刊物发了这三篇爱心文稿,你余秀文也算不上真正的爱心人土?你余秀文又有什么爱心?你如果真有爱心,你说你帮了敖溪彭忠木,彭忠木为什么不认你?你说高永才、林永昌他们也是你协助的,干吗林永昌、高永才后来也轻视你?说明你帮一个人,在关键的时刻,并没记在心上,让人家后来又奔波,又劳累,那个又认你?
我说完这句话,我头也不回也走了,我想,这个人算了,知识再高,名望再重,也并不值得我去尊重,害我后来和政府闹,和报社闹,还说这是幻想,是精神有问题!
于是,仙家也说他死了!

作者简介

张金福,贵州余庆人,农民作家、诗人、记者。男,1963年7月15曰生,未婚。作品发于《作家》微刊、《当代文谈》微刊、《辽宁文学》微刊、《江南作家》微刊、《金秋文学》微刊、《上海文坛》微刊。另在《当代文学选萃》发表小说处女作《邻居》,在《山花》发表诗歌处女作《在孤岛上》,在《四川作家网》发布小小说代表作《是我的姑娘》,在《半壁江原创中文网》发布诗歌代表作《走,还是不走》,在《当代文艺》微刊发布短篇小说代表作《侄姑娘孙女儿》,在《半壁江原创中文网》发布中篇小说代表作《神的使者》,在全国150家文学刊物、报刊杂志、文学网站、文学微刊发表或发布作品1086篇(首),其中2020年发表或发布作品500多篇(首),《偶然相遇》获《星星》诗刊2006年第三届“乐山杯”征文大奖赛优秀作品奖。《遵义日报》业余记者、《当代作家协会》会员、《星星》诗刊特约通讯员、摄影师。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温馨微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