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Type II [5+2]反应首次报道
相关推荐
-
华东师范大学高栓虎教授课题组:Calixanthomycin A的首次不对称全合成及其结构确定
图1.Calixanthomycin A的模块化合成 (图片来源:Organic Letters) 华东师范大学高栓虎教授课题组,长期致力于活性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十余年来,对萜类.甾体.生物碱和聚酮 ...
-
中国海洋大学徐涛课题组Nat. Commun.:Type II [4+4]型环加成构建anti-Bredt桥环体系
含有桥头烯烃的桥环结构被称为反Bredt规则(anti-Bredt rule)桥环系统,是一类具有显著环张力的结构,曾经是天然产物化学和有机合成的难点与挑战.在此高张力的体系内引入本身就具有环张力的中 ...
-
【有机】Nature Chemistry:光催化模拟木脂素生物合成中的“非经典”氧化反应
五味子科药用植物遍布东欧和亚洲各地,众多研究表明,来源于其中的天然产物拥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用潜力.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很多重要的生物活性都与分子中高度氧化的木脂素结构二苯并环辛二烯(DBCOD)相关. ...
-
【有机】Nat. Commun.:烯丙基铵盐在钯催化串联反应中的应用
导读: 催化一锅串联反应是构建具有高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复杂分子的理想工具.近日,德国莱布尼茨催化研究所Matthias Beller课题组报道了两种通用且有效的合成螺环稠合杂环化合物的 ...
-
【有机】JACS:以立体控制的自由基双环化为关键步的氧化松香烷二萜的简洁合成
在自然界中,萜类环化酶能够催化多烯底物的环化,再经过P450氧化酶在骨架上进行氧化修饰,各种氧化的组合导致了分子结构上的多样性.为了化学合成这些天然产物,化学家采取的策略包括:(1)先环化后氧化:(2 ...
-
全合成(7)
今天的全合成来自于红霉素类美罗萜类化合物的仿生全合成,该合成兼具化学合成的可操控性以及生物合成的高效性,因而具有重大的合成意义. 红霉素类美罗萜类化合物(Rubiginosin Meroterpeno ...
-
首次报道热休克蛋白Hsp90α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
一,前言 2021年3月26日,美国圣母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的Brian Blagg教授在<德国应用化学>上首次报道热休克蛋白Hsp90α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分享一下. 二,Hsp90介绍 ...
-
【大家】李闯创——Type II [5+2]+全合成
Key Word Type II [5+2] Total Synthesis, Natural Products Synthesis 学习经历 任职情况 荣誉奖励 研究领域 李闯创团队主要进行全合成 ...
-
《Nano Energy》:首次报道一种新型Na-CO2电池!
编辑推荐: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占96%,Na-CO2电池利用CO2作为正极气体,在火星探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可燃液态电解质的挥发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本文首次报道了采用无机Na3Zr2Si2PO ...
-
Am J Hum Genet | 美国科学家首次报道基因组医学整合研究框架
推荐:江舜尧 编译:微遗传 编辑:马莉 2019年5月16日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Carol R. Horowitz教授等在著名遗传学期刊<Am J Hum Genet>上发表了题为< ...
-
PNAS重磅 | 中国科学家首次报道哺乳动物单个卵母细胞DNA甲基化分析与编辑
推荐:江舜尧 编译:微遗传 编辑:马莉 2019年4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孙贇教授等在著名期刊<PNAS>上发表了题为"DNA methylation a ...
-
【有机】JACS副主编Erick M. Carreira课题组首次报道了(+)-Euphorikanin A 的对映选择性全合成
大戟科植物(大戟科)是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丰富来源.其中,(+)-Euphorikanin A(1)在2016年从甘遂(Euphorbia kansui)中分离出来(Scheme 1),这是一种新型二萜 ...
-
北航《Matter》:首次报道!开/关可切换的智能电磁干扰屏蔽气凝胶!
原创 高分子科学前沿 高分子科学前沿 用于远距离信息传输的无线通信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它也会产生严重的电磁辐射污染.因此,电磁屏蔽(EMI)材料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然而,传统的 ...
-
林雪平大学Nature子刊:里程碑!首次报道两种最高效蓝光PeLED
编辑推荐:本文实现了基于三维钙钛矿的蓝色和深蓝色发光二极管制备,位于477nm和467nm发射峰的EQE分别为11.0%和5.5%,是迄今为止两种最高效的蓝光PeLED.该研究为蓝光钙钛矿发光体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