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致股东信1966年:第一个十年


每天巴菲特致股东信阅读,开启价值投资学习。


一.投资业绩


随着 1966 年的结束,我们的合伙企业也走过了第一个十年。今年的业绩用来庆祝我们的十周年是再合适不过了——我们超过了道琼斯指数 36 个百分点,今年我们的收益是 20.4%而道琼斯指数则是负的 15.6%。

今年的情况也有些特别,实际上今年大多数的基金经理都战胜了道琼斯指数,主要原因是代表道琼斯指数的 30 只蓝筹股的价格出现了大幅的下跌,尤其是在最后一个季度。而其中的几家公司在 1966 年的业绩也确实是不寻常的糟糕。

二.业绩趋势

合伙基金的资产已达到$54,065,345 ,但符合巴菲特要求的投资对象数量不到25 岁时的1/5甚至1/10,在1965年5月5日在密苏里河西岸成立了巴菲特合伙有钱公司的,初始投资人包括4个家庭成员和3个好友,初始投资资金为105,100美元。一个25岁的小伙子拿着10多万美元或许有可能获得接近30%的年复合收益率。而一个拿着5000多万美元的36岁的投资者想要再次复制这一投资收益率将变得更困难。
现在可投资对象越来越少的原因:(1)股票市场整体环境发生了变化 (2)合伙基金规模不断扩大 (3)投资管理业竞争日趋激烈
巴菲特不会投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投资项目(我并不会转向那种“如果你不能打败他们,那就加入他们”的投资哲学,我的投资哲学是“如果你不能加入他们,那就打败他们”)
目前最热门的投资方法是预测市场走势而不是进行企业估值分析,这种“时尚的”投资方法最近几年赚了不少块钱,我无法证实,也无法否认这种投资方法是否健全,它超出了我的理解能力,也不符合我的脾性,我不会把自己的钱投入到这种方法上,因此,我也不会将您的钱投入其中。【我的理解是这种投资是基于价格情绪化的追涨杀跌,而不是基于价值的估值体系】

我们来看一下巴菲特四大类投资的当年表现,这是巴菲特第一次将四大类投资的分布情况列成表格发布给合伙人。1966年在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超过15%的情况下,巴菲特能够取得盈利的业绩与其把较多的资产分布给了控股权投资有关。
如果这1700万元的投资不是投在了控股权上,而是分散给了一些大盘股比如道指成分股,那么这部分的资金的投资收益率不会是8%,而更可能是负数。【巴菲特赚α得能力一直都很强,所以抗风险能力较强】

三.投资方法

①Generals-Private owner
私有化普通股的投资业绩是最好的,其投资收益率高达76.9%。关于这部分投资还有一个故事。
巴菲特看好了一家公司的股票(巴菲特未披露证券名称),共投入200w,但由于股价上升,没有买到足够的仓位。
而就在这个时候,半路杀出来了个程咬金,对该股票进行邀约收购。巴菲特就把股权全都卖出。
在巴菲特眼里,他因为竞争对手的出现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这个例子能够充分说明资金规模对巴菲特投资业绩的限制。
假如巴菲特当时不是持有5000万美元,而是500万美元,那么100万美元的盈利将为整个投资业绩贡献20%的收益,仅就该笔投资的利润就能够追平巴菲特整年的业绩。
②Generals-Relatively Undervalued
单只持股超过接近40%,集中投资会带来业绩的短期波动,但是为了长期业绩最大化。【巴菲特在乎的是长期业绩,而不是短期业绩波动,所以价格越低越买,这是与绝大多散户的思维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