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腹泻,亲身体会了“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兼谈病后的饮食调理 2024-06-15 23:26:59 曾经有一次,我在外不知道吃了什么不洁的食物,结果导致腹泻,回到家里感觉有点发烧,脘腹难受疼痛,一夜水泻数十次,这是真的感受到生病的滋味了。老话说得好,真是“有啥别有病啊”。于是我给自己服用了藿香正气丸一次,同时持续服用中成药苋菜黄连素片,这是我在南方的时候买的一种中成药,正好用上。估计会有朋友问:“您怎么不给自己开个方子啊?怎么用中成药呢?”其实,我觉得虽然难受剧烈,但是并不是什么大病,中成药就足够了。而且,大半夜的,我去哪里抓药呢?又有朋友问了:“你们中医不是应该讲究养生吗?怎么能让自己生病呢?”我其实是个很普通的人,没有那么高的水平,人食五谷杂粮,吃坏了肚子很正常。当年名医张景岳还在书里坦诚自己患了慢性腹泻,治疗了一年多呢。我接着讲。在服用药物以后,虽然仍是一夜难受,但是到天亮的时候腹泻就停止了,身体也不再那么难受,感觉已经恢复了。但是,这个时候,真正要注意的事情来了。☆☆在大量腹泻之后,我有一个特别的感觉,就是气虚。似乎一切都正常,但是,就是说话总觉得稍微少点底气,另外,提重的东西会出虚汗。这就使我想到了中医里面的一句话,叫“吐下之余,定无完气”。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所谓的“吐下”,指的是呕吐和腹泻,有生病导致的自然反应,比如患了胃肠道传染性疾病的上吐下泻;另外还有治病的手段,比如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张子和,就特别擅长汗吐下三法,就是用药物或者其他方法,让患者发汗、呕吐、腹泻,这样,可以使得邪气随之而去。但是,无论吐泻属于那种类型的,古人都发现:在吐泻之后,人会变得气虚,这是为什么呢?首先,人生病的过程中,身体与邪气抗争,会消耗正气,尤其是在急病的过程中,这个消耗会感觉非常明显。比如我们平时会有这样的经历,即使一次严重的感冒发烧,过去之后,整个人走路都会感觉发飘,这可能在持续几天后,身体逐渐恢复了,才会变好。这是原因之一。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气随液脱”,这是中医的一个术语,指大汗、大吐、大泻的时候,人体的津液大量丢失,气亦随津液大量外泄而脱失的病理变化。中医认为,津液是气的载体,津能载气,这个道理就是像是“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道理一样。其实,津液在体内也是流通的,起到濡润身体等重要作用。而且津和液还稍有不同,《黄帝内经》说:“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但是,我们平时就统称“津液”。在吐泻之后,津液会大量流失,必然导致气的亡失。所以,《伤寒论·阴阳病脉证并治》说:“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这里讲的是如果大量发汗,导致津液外泄,阳气随之亡失。所以宋代许叔微在遇到身体虚弱,正气不足的患者,可是还要用发汗的方法治疗的时候,是先补正气,然后再发汗的。而清代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痰饮》中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这就特别明确地说出了这个病后特点。因此,在这个阶段,最好能够稍微用上补脾补气的方法,我们管这叫 善 后 我给自己服用的,是参苓白术颗粒,这也是中成药,是治疗脾虚泄泻的,此时用上正好。但是要注意的是,必须是邪气已经清理干净了,才可以这样补,否则仍旧要致力于清除邪气,或者是攻补兼施的。此时,对于腹泻后的患者,也可以服用补中益气丸;但是对于呕吐后的患者,就不要服用此药,因为不必再将气机向上提。此时最简单的,口中含一片人参,一天含两三片,也是会起到作用的。这个时候,另外需要注意的问题,不要“食复”所谓“食复”,就是在病后,因为饮食的问题,导致疾病再次发作。在吐泻之后,人体的脾胃功能开始恢复,这个时候,会开始由患病的时候的毫无胃口,变得开始有食欲,有的时候会觉得特别想吃某种食物。有的人有种错觉,认为此时特别想吃什么,就是身体需要什么,我要告诉大家,这是错觉,只是此时胃口恢复,您会把某种喜欢吃的食物想起来而已,并非身体真的需要它。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比如特别喜欢吃某种肉,此时觉得必须大吃一顿,来补偿一下自己,于是就猛吃一顿,结果胃肠再次出现问题。这个时候,必须要知道,“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道理,此时正气受损,尚未完全恢复,所以脾胃并不能承受大量的难以消化的食物。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此时要用一些清淡的饮食来调理自己的脾胃,给它恢复的机会。我在这个时候,就是熬了一锅粥,然后在第二天一天里慢慢喝这个粥,感觉脾胃逐渐地恢复了。古人一般还会熬一些菜叶,熬得烂一些,一起用,逐渐调养。我记得喝了一天的这个白粥,最大的感觉,是自己的味觉变得非常灵敏。我拿出平时喜欢吃的市场买的黄瓜咸菜,舌头一舔,立刻品味出了浓浓的药味,这是腌咸菜时加的添加剂吧,平时我是尝不出的,此时觉得味道浓得很,于是从此放弃吃此物。在添加肉食的时候,也要逐渐增加,而且最好是那些软烂者才好。金元时期的朱丹溪,也擅长使用泻法,但是他往往在使用此法之后,用一些熬得非常烂的肉粥给患者喝,让他们逐渐恢复正气。这样,在脾胃功能逐渐恢复后,一般怎么也需要几天的时间,再开始正常的饮食,这样脾胃才能得到保护,不至于因病而受伤。总之,这一夜的腹泻,让我对“吐下之余,定无完气”这句话体会深刻,所以写给大家。学习中医的人,生病不能白生,必须要总结出来一些有益的内容,给大家做个借鉴吧! 赞 (0) 相关推荐 养病先养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百病生于气2:养病必先养气>介绍的内容是作者精心探索的一个课题.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调养".由此看来,人们必须重视病后的康复.尽管病后康复千头万绪,但中医认为,养 ... 热搜也不能全信,比如当它让你吃冰棒缓解咽痛的时候! 昨天,我们眼看着一条热搜从34位上升到了第2位: 经方中医人当场"拔地而起"! 已经咽痛了,还要再吃寒凉,这不是火上浇油吗?必须写篇文章反驳一下,拦住一个算一个. 今天就详细地讲一 ... 十年膝关节疼痛3分钟止痛!患者:不是亲身体会真不敢相信! 颈肩腰腿痛和关节痛,不算大病,但痛起来非常折磨人!药物止痛副作用大,对肝肾.神经.免疫系统有损害:手术治疗有风险.费用昂贵:针灸.艾灸等疗法需要长期的学习.复杂的辨证,初学者上手较难. 但有一种中医外 ... 从安全和政策方面说一说楼体外加装电梯的亲身体会 国家<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坚持因地制宜,做到精准施策,科学确立改造目标,不搞"一刀切",不层层下指标,杜绝政绩工程.形象工 ... 当找到写字的感觉,写字真是一种美妙的感受,不亲身体会真不知道 郝乙书写张志和<渔父词>,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信心带来霸气,但信心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亲身体会,值得一读! 马未都曾表示人生在世,做事有信心是第一位的.如果你做事没有信心,说话都是犹犹豫豫,那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人不行",你做事也很难成功. 所以,你就算是装,也要装出自信的样子来. 注意 ... 杨培安《爱上你是一个错》心痛醉人,那种痛只有亲身体会,才会懂 杨培安《爱上你是一个错》心痛醉人,那种痛只有亲身体会,才会懂 不想结节长得快,甲状腺结节患者亲身体会告诉你怎么吃才健康 不想结节长得快,甲状腺结节患者亲身体会告诉你怎么吃才健康 初游湖北恩施旅游攻略和路线花费 网友亲身体会分享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 恩施 ,走过的每一步都是时光的恩赐. 对于每一个感受过 恩施 的人来说: 原始神秘的纯洁风光是 恩施 , 小舟划过激荡起的阵阵涟漪是 恩施 , 青山含翠.蓝天流云是 ... 菜鸟谈骑行经验(亲身体会,有事例) 本帖最后由 雪地里遥望 于 2009-5-9 15:12 编辑 1.骑行时切忌走神,低头 . 不能走神,但是也切忌紧张.人在精神过度紧张的时候,往往会发生僵硬和反应迟缓.致使应有的动作做不 ... 都说久别胜新婚,你有这样的亲身体会吗?当时你做的第一件事和说的第一句话分别是什么? 我早些年外出打工时,基本一年只回家一次,每次到家后,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是回味无穷的,不过有一次回家偷看了媳妇一样东西后,我决定不再和媳妇分离. 与媳妇的相遇,要追溯到很多年之前,那时我还在广州打工,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