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大学曾不被看好,入围“双一流”后排名飙升,如今考上不容易

在“双一流”建设实施之前,国内先后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了100所左右的高等院校;“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仅有39所。“双一流”建设实施后,“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说法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特别是在2019年11月教育部官网发布“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声明之后,所谓的“211高校”和“985高校”,理论上已经不存在了。
不过,由于“211工程”和“985工程”实施已久,大家还会称呼某某高校为“211高校”,某某高校为“985高校”。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211高校”和“985高校”仍是国内实力最强高校的代表。
今天我们看的这所大学,1996年就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项目,得到国家重点建设,但很长一段时间却不被看好。然而在2017年入围“双一流”建设名单后,该校排名飙升,如今考上不容易。它就是郑州大学,一所规模很大的综合性重点高校。
郑州大学成立于1956年,建校之初为教育部直属大学,数理化三系面向全国招生。1958年,郑州大学划归河南省管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该校都在不断地进行院校调整。2000年,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郑州大学,学校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
2000年左右,新组建的郑州大学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很小,一是因为该校没有取得足够多的顶级学术成就,二是因为该校所在的地理位置比较一般,地方投入不足,获得的资源远不如东部地区同级别院校。鉴于此,郑州大学长期不被看好,分数线也处在同级高校靠后位置。
不过这种情况在入围“双一流”后有了彻底改观。2017年,郑州大学成为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2018年2月,郑州大学由“省部共建高校”升格为“部省合建高校”,被纳入到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18年3月,郑州大学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18年8月,郑州大学首次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2018年11月,郑州大学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20年7月,郑州大学成为BelleII高能物理国际合作组正式成员(全国第十个);2020年11月,由郑州大学负责的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通过验收,并被纳入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序列管理,该中心正式成为全国第7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
近几年,郑州大学也得到了地方和相关部门的大力加持。2017年7月,郑州市与郑州大学签订共建合作协议,双方在智库建设与服务、智慧城市建设与信息产业引领、传统产业升级、文化发展支撑、成果孵化与转化、工程技术与服务、基础研究与人才汇聚等11个方面开展合作。相关领导表示,郑州市将不遗余力地支持郑州大学发展,对涉及郑大的事高度重视,全力配合,努力服务。
2020年4月,郑州市主要领导再次表态:郑州市将继续高度关注郑大发展,全力支持郑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助推郑大不断晋位争先。
2020年10月,教育部在答复“关于支持河南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建议”的具体内容中提到,下一步,将加大部省合建力度,支持郑州大学发展,在服务区域发展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这些年,郑州大学的年度预算也增加到了很高的水平。学校2019年预算经费为58亿元,2020年预算经费达到63.28亿元,超过了南开大学、重庆大学等老牌985高校。
如今的郑州大学,学科建设水平和师资力量均处于地方院校前端位置,拥有两院院士、学部委员17人,海外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8个学科(领域)ESI排名全球前1%。
另外,郑州大学的排名也在不断上升。2018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郑州大学排国内高校第147位;2019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郑州大学的国内排名提升到126位;2020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郑州大学跻身国内百强高校,排国内第83位。
当然,站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角度看,郑州大学的名气和实力还是稍稍弱了一点,第四次学科评估,该校一个A类学科都没有,所以有人担心郑州大学会不会在下一轮“双一流”评估中降格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笔者认为这样的担忧完全多余,郑州大学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是能稳得住世界一流大学B类高校位置的,若其继续保持这样的进步态势,说不定一段时间之后综合实力就能达到985水,大家再给郑州大学一些时间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