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复兴古鄗城――柏乡县

(0)

相关推荐

  • 《柏乡轶事》之泜、泲、槐三水考辩(一)

    泜.泲.槐三水考辩 作者:张保聚 泜河.泲河.槐河是柏乡县 域及其附近的三条河流.虽然流量不大,近年来近于干涸,但多部史书对其有记载.只是名称不一,相互交织错乱.邻近有关各县县志记载及引证多有舛误,让 ...

  • 《柏乡轶事》之古寺庙(一)

    崇光寺 崇光寺,坐落在柏乡县城北十里的牡丹小镇花王路,原址在柏乡县城东街.该寺是柏乡县境内历史最悠久的名寺. 一.历史最悠久. 崇光寺原名宗圣寺,建寺之初就是一家佛教寺院,宗圣寺的"宗&qu ...

  • 张宝聚 ‖ 冯唐故里考

    冯唐是西汉文.景时期的名臣,<史记>中有传,以直言敢谏著称.武帝继位后,想寻找重用一批此类臣子,无奈冯唐年事已高,不能再为朝廷效力.王勃的历史名篇<滕王阁序>一句"冯 ...

  • 柏乡牡丹园

    柏乡牡丹园

  • 王运国:柏乡境内南北朝时期四望族

    柏乡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建县.建县前北部属高邑县(治固城店),南部属柏人县(西南部340-445.497-596为南峦县,治南峦城①).南北朝时期在今柏乡县境内有四个望族,他们是: 1.眭氏家族 ...

  • 《柏乡轶事》之泜、泲、槐三水考辩(二)

    槐 河 <山海经·北山经>:"泜水出其阴,而注于彭水,槐水出焉.而东注于泜泽." 小小的槐河,名字与泜水一样古老.都是出自山海经.两水有着很亲近的关系.(注意:这里的彭 ...

  • 王朴生 王运国:被历史遗忘的眭邑

    柏乡县是个千年古县,所辖古村众多.这些古村有的至今仍在,有的人去村亡(如沙窝.沙里),有的改变了村名,还有最稀奇的莫过于以村(邑)名定姓氏者.柏乡县龙华镇的营儿村就是一个承载着众多历史信息,且被历史遗 ...

  • 《柏乡轶事》之固城店中学

    "文革"前的固城店中学 固城店初级中学是柏乡县的第二所中学,在柏乡县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固城店初级中学,始建于1956年.选定校址.完成部分基建后,1956年固城店高小招收戴帽 ...

  • 《柏乡轶事》之千年古村落(四)

    营儿·眭村·眭夸 --营儿村的村名沿变 名人--知者众也.走出柏乡,今之名人柏粮集团董事长尚金锁,人皆曰"柏乡人也":走进历史,古之名人南北朝时的眭夸,古今皆称"高邑也& ...

  • 柏乡轶事之《古鄗城历史故事》

    鄗城西畔"侍郎墓" 作者: 付軍亮 古鄗城(今固城店)外城西北角外一百米,今南江道以北有座古墓,人们俗称"石人坟".这座坟距固城店村1.5华里,距南江村约一华里 ...

  • 马玉川 ‖ 七旬老翁张玉柱 巧制柏乡县古县城模型

    张玉柱先生,1943年生,柏乡县龙华镇冯上京村人.早年毕业于邯郸钢铁工业学校,任龙华乡农业技术员.先生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书法.绘画.雕刻样样精通,尤擅长于盆景制作. 2008年,在石家庄首届燕赵特色 ...

  • 【诗词】马永红:祝贺柏乡县诗词协会成立

    诗 歌 净 化 心 灵 择  此处静谧 书一方清 远 七律   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感怀 马永红 脱贫抗疫两收关,才聚中枢握运娴. 擘划纵横藏大略,开篇上下出奇颁. 干年宏绘通天路,万众归心汇宇寰. 华 ...

  • 柏乡县村落文化

    柏乡县地处太行山东麓的冲积平原上,古槐河.泜水河流域,位于邢台市最北部,历史上东侧为古大陆泽西部边缘,南临尧山为屏障,素有槐阳福镇之称.东面与宁晋县交界,西与临城县毗邻,南与隆尧县接壤,北与赵县.高邑 ...

  • 非遗:柏乡县火神会

    柏乡县火神会 小里铺村位于柏乡县东南.明末清初时当地村民为了保存火种,于是建立了火神庙,以备取火之用.因火神庙整年香火不断,庙中供奉的火神爷以炎帝和民间俗神(文名火德真君)为一体,有求必应,十分灵验, ...

  • 「人文柏乡」之《柏乡县洪洞移民之我见(二)》

    柏乡发布 2月6日 柏乡县有关移民问题的民间说法 柏乡县民间,相当一部分人家口传是"山西洪洞县移民".是"永乐二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底 ...

  • 「人文柏乡」之《柏乡县洪洞移民之我见(一)》

    柏乡发布 02-05 18:23 "问我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个谚语在燕赵大地一代一代地流传,以示不忘根本所在.近年以来,在山西洪洞县原本很冷清.破败的传说中的一点遗存, ...

  • 「人文柏乡」之《柏乡县洪洞移民之我见(四)》

    柏乡发布 02-08 19:13 四.关于"洪洞移民"渐热引发的思考 从上面的资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自明洪武六年开始,朝廷开始有计划的从山西移民,以充实因元末的大动乱引发的 ...

  • 王运国 :驻柏乡古地鄗城的冀州刺史

    大禹分天下为九州,"两河之间为冀州",冀州位列九州之首.从此冀州之名就出现在中国的史书中.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州刺史部,冀州为其一.冀州下辖魏郡.巨鹿郡.常山国.赵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