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应秋:病邪须有出路
相关推荐
-
辨认脉法(郑钦安医理真传)
辨认脉法 气有馀:所现浮.洪.长.大.实.数.紧之类.(倘病现阴色不合脉,舍脉从病). 气不足:所现沉.迟.细.微.虚.短.涩之类(倘病现阳色不合脉,舍脉从病).
-
六、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出路)〔从出〕(误治后,表邪不能从汗而出。因火而盛:因误用灸法,邪热愈加炽盛。)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者,名〔水)〔火〕逆(凡误用火法治疗,因而形成变证的,称为火
六.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出路)[从出](误治后,表邪不能从汗而出.因火而盛:因误用灸法,邪热愈加炽盛.)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者,名[水)[火]逆(凡误用火法治疗,因而形成变证的,称 ...
-
厥阴者,半表半里之阴证也
历来,诸多医家都认为厥阴病疑难,厥阴病也被称为"千古疑案",尤其对于<伤寒论>中厥阴病的提纲(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
-
辨色法(郑钦安医理真传)
辨色法 气有馀:所现色紫红,口唇如硃,烦躁不宁.色不合病,舍色从病. 气不足:所现色滞暗,青白无神,唇口嘿青.病不合色,卒闭须知.
-
在皮汗发
其在皮者 汗而发之: 体若燔炭 汗出而散 肤闭为热 当是之时 可汗而发 有邪者,渍形为汗 在皮者,汗而发之 实者,散而泄之 此汗家三法 治病,总是变化于 汗.吐.下三法之间 这就是给病邪以出路 夫病 ...
-
任应秋先生告诫:要给病邪出路
张子和治病,总是变化于汗.吐.下三法之间,这就是给病邪以出路的道理. 他说:"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揽而留之,虽愚 ...
-
任应秋:病邪的出路在哪里
张子和治病,总是变化于汗.吐.下三法之间,这就是给病邪以出路的道理. 他说:"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揽而留之,虽愚 ...
-
任应秋治疗三种证型遗精病的经验,关键须知晓!
导读: 总有些事情让人觉得难以启齿吧,却又必须正视它的存在,比如遗精那点事儿,啧啧--别人花前月下,浪漫优雅,你被遗精困扰,略显尴尬.关于遗精的治疗,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任应秋先生认为,当从有 ...
-
大师谈 || 任应秋:我如何治疗这六种疼痛(心绞痛、胃痛、关节痛……)
导读:任应秋(1914-1984),字鸿宾,四川江津县人,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50年来,穷治医经,精研医理,孜孜不倦地献身于中医事业,在理论研究和临床方面都取得显著成就,对整理.继承和发扬祖 ...
-
任应秋:气血在生理方面的概念之“气”篇
中医之声 医学资讯 公众号 气和血是构成机体的两大基本物质,故<灵枢·本脏篇>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身而周于性命者也."精为气所化生,神藏于血液之中,因此,精神还 ...
-
任应秋:气血在生理方面的概念之“血”篇
中医之声 医学资讯 公众号 血是机体较多的物质之一,而且是不可少的物质之一.<景岳全书·血证>说:"血即精之属也,但精藏于肾,所蕴不多,而血富于冲,所至皆是."正因为血 ...
-
任应秋:中医“虚实”有7重含义
虚.实,到底是什么意思? 虚实,是就病变的性质言,它在辨证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因此,虚则补,实则泻,为辨治的不易大法:补则实,泻则虚,乃辨治确切的必然结果.然而,病变的虚实,治法的补泻,粗略识之,自 ...
-
中医大家任应秋: 舌苔到底说明什么问题
点击加载图片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过程的重要环节,而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的几大基本因素.作为中医特色诊疗手段,我们通过"望舌"就能够对这6大要素进行一定的判断.具体如何望舌知 ...
-
任应秋重用豨莶草治中风经验
多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风疹.湿疮.疮痈.湿热黄疸等.临床常用量为9~12 g. 任应秋重用豨莶草治中风 任氏结合多年治验,明确提出:"阴虚与阳虚,实为中风辨证的两大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