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急症之一。按临床表现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与重型急性胰腺炎两种。前者多见,临床上占急性胰腺炎的90%,预后良好;后者少见,但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临床病情凶险。总死亡率为5%~10%。根据急性胰腺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腹痛的部位和性质,一般认为本病属中医“胃脘”、“胁痛”、“膈痛”、“腹痛”、“胃心痛”等病证范畴。重症胰腺炎多表现为腹痛、呕吐、便结、黄疸等症状,属于中医“结胸”、“厥脱”、“阳明腑实证”等范畴。

辨证分型

肝郁气滞:脘腹胀闷疼痛,痛及两胁,阵阵加剧,低热、口苦、嗳气干呕,善太息,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微黄,脉弦。

[治法方药]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味,主要药物:柴胡、醋炒陈皮、川芎、枳壳、芍药、香附、炙甘草。临证可加郁金、川楝子、元胡增强理气止痛之力,加黄芩、蒲公英行清热解毒之功。若腑气不通,腹胀甚者,以枳实易枳壳,并加厚朴、大腹皮以行气止痛。肝郁化火明显者,见口苦咽干,头痛目赤加栀子、丹皮清肝泻火。呕恶明显者为肝胃不和、胃失和降,加法半夏和胃降逆止吐。

胃肠热结:脘腹胀满作痛,牵及腰背,按之痛甚,高热烦渴,大便干结,呕吐剧烈,舌质红,舌苔黄厚,脉沉实或弦滑数。

[治法方药] 通腑泻热,理气止痛。大柴胡汤加减,主要药物:柴胡、黄芩、半夏、枳实、白芍、大黄、生姜、大枣。若燥结明显,症见便秘干结难解,加芒硝冲服,软坚散结。若腑气不通,腹痛腹胀剧烈,加厚朴、川楝子等行气止痛。

胆胰湿热:中上腹胀痛,身热不扬,渴不欲饮,口干而黏,恶心呕吐,周身困重,或见黄疽,口苦口腻,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方药] 清热利湿,散结止痛。龙胆泻肝汤加减,主要药物:龙胆草、黄芩、栀子、通草、当归尾、生地黄、生甘草、柴胡、车前子(包)。若头闷重、呕恶明显者为湿困脾胃,清阳不升,加藿香、白蔻仁化湿和中。若黄疽较深为湿热蕴阻、肝胆疏泄不利,加金钱草、茵陈利胆退黄。

热毒蕴结:上腹部剧痛,拒按,烦躁高热,呕吐频繁,吐少量血液,可见皮肤瘀斑,便结尿黄,舌质绛,舌苔黄或灰黑,脉滑数。

[治法方药] 清热凉血,解毒散结。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主要药物:黄芩、黄连、黄柏、栀子、犀角(水牛角代)、生地黄、赤芍、牡丹皮。若呕血多者,为热毒炽盛,热伤血络所致加生地榆、白茅根、三七粉凉血止血。若瘀热甚而发黄者加茵陈、大黄荡涤邪热从二便而出,增强清热祛瘀作用;高热烦躁神昏者,为热毒内陷、蒙闭清窍,可送服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开窍醒神。

适宜技术

1.针刺治疗

(1)体针(或电针)主穴:足三里、下巨虚、地机、内关、支沟、天枢。配穴:中脘、梁门、府舍、脾俞、胃俞、内庭、期门、上脘。每次选主穴2~3穴,配穴1~2穴。除针背腧穴外,患者均取仰卧位。针下巨虚、地机时,尽可能先在其周围找到压痛明显的点。针体垂直刺入,大幅度捻转提插以加强刺激,均用泻法。得气后留针一小时,每隔5~10分钟,至局部皮肤起红晕。上述穴位,亦可以用电针治疗,疏密波,强度以耐受为宜,刺激30分钟至一小时。无论体针或电针,急性期日针2~4次。另外行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腺分泌,抑酸,抗感染,补液支持疗法。

(2)根据疼痛部位分选日月、期门、足三里、下巨虚、阳陵泉、内关、上脘、中脘、灵台、至阳、地机、胆囊穴、委中等穴,毫针刺用泻法,每1~3小时一次。

(3)主穴为足三里、下巨虚、内关;或中脘、梁门、内关、阳陵泉;或脾俞、胃俞、中脘;或血海、三阴交、胆囊穴;或府舍、章门、期门、足三里。以上穴位可任选一组或几组交替使用,一般用强刺激手法,有针感后留针一小时,若针刺后接用电针效果更好。

(4)取穴足三里下3~5寸的压痛点(双侧),深针,留针20~30分钟,间歇用重刺激手法。压痛较显著一侧做重点针刺。

2.放血疗法

取穴金津、玉液、委中,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每次5毫升。

3.耳针疗法

取穴胆区、胰区、交感、神门,强刺激后埋针,定时按压,以加强刺激。

4.穴位注射

(1)选双侧足三里、胆囊穴,用丹参注射液 2~4毫升注入穴位,每日两次。

(2)主穴:足三里、下巨虚。配穴:腹痛加地机、日月,呕吐加内关、中脘。药液:10%葡萄糖注射液、阿托品注射液。每次仅取一主穴,据症加一配穴。一般每穴注入5~10毫升的10%葡萄糖注射液。均于注射针头深刺得气后,加速推入药液,务使感应强烈。如腹痛剧烈,则于地机或日月,注射0.25毫克阿托品。每日治疗两次。

5.中药灌肠

用大柴胡汤或承气汤水煎后,高位保留灌肠。

6.敷贴法

(1)双柏散:大黄、侧柏叶各两份,黄柏、泽兰、薄荷各一份,共研细末,每次取100~150克水蜜调成糊状,敷于中上腹或脐部。有良好减轻肿痛、抑制炎症作用。

(2)如意金黄散,凉开水或凉茶水调成糊状,敷于腹部痞块处。

(3)消炎散,本方由黄柏或虎杖、煅石膏、冰片等组成,共研细末,凉开水或凉茶水调成糊状,敷于中上腹或脐部,用于重症胰腺炎并发肠麻痹者。

(4)处方:皮硝30~90克。操作:将皮硝打碎,布包,敷于脐部。每日两次,每次10分钟,6次为一疗程。

7.灸法

处方:内关、阴陵泉。操作:用清艾条行雀啄灸,每穴灸15分钟,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日两次,6次为一疗程。

8.拔罐法

处方:上脘、脾俞、胃俞。操作:患者取侧卧位,选用中号火罐,用闪火法拔于以上穴位,留罐20分钟,每日两次,6次为一疗程。

9.推拿疗法

处方:中脘、膻中、梁门、章门、内关、足三里、肝俞、胃俞。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先用掌轻揉腹部,重点在中脘穴,约5分钟,再用拇指按揉膻中、梁门、章门、内关、足三里等穴,每穴约两分钟。最后患者取俯卧位,用掌推背部膀胱经,以潮红为度,约10分钟。掌揉肝俞、胃俞,力量可稍大,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穴约两分钟。

10.中成药

(1)九气拈痛丸:含木香、香附、高良姜、陈皮、槟榔、甘草、莪术、五灵脂、郁金、延胡索等,功能行气化滞,消积止痛。每服6g,每日服两次。适用于气滞型者。

(2)胰胆合剂:每次50毫升,每日2~3次口服,重症加倍。

11.中药针剂

(1)清开灵注射液:40~6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用于发病早期。

(2)双黄连注射液:3~6克加入5%葡萄糖液中500毫升静脉滴注,分两次,用于热毒蕴结期。

(3)生脉注射液:50~10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可用于休克期。(摘自《急症中西医诊疗技术》)

(0)

相关推荐

  • 大柴胡汤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疼...

    大柴胡汤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疼痛发作者,一定要重用白芍,效果立竿见影. 大柴胡汤(出自<伤寒论>) 组成: 柴胡.黄芩.大黄.枳实.半夏.白芍.大枣.生姜. 功用: 和解少阳,内 ...

  • 胰腺炎按摩什么穴位 推荐4种按摩手法

    胰腺炎按摩什么穴位 方法一:患者坐位,按摩者取三焦俞.大肠俞,用拇指指腹点压:然后患者改仰卧,按摩者左手放于脐上腹部,右手放于下腹部,左手将左上腹部推向右侧,而右手将右下腹部推向左侧,即行推脾运胃法: ...

  • 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疑似症

    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疑似症 黄某某,男性,32岁,农民企业家.1993年2月20日中午因暴饮暴食后出现胸闷气憋.脘腹胀满伴阵发性腹部疼痛.初不介意,在当地医疗站输液治疗.不料两天后病情急转直下,恶寒 ...

  • 颈椎病中医诊疗技术

    颈椎病亦称颈部综合征,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常规治疗 1.理筋手法 患者低坐位,术者站于患者背后,以滚.揉.点压.拿捏.弹拨 ...

  • 急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显著.急剧地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常见,急性右心衰竭较少见,常见病因有风心 ...

  • 呕血,便血等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诊疗技术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也属此范围.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是临 ...

  • 冠心病,风湿心脏病,心肌炎等急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显著.急剧地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常见,急性右心衰竭较少见,常见病因有风心 ...

  • 呕血,便血等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诊疗技术【一点资讯】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也属此范围.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是临 ...

  •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心肌梗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 ...

  • 晕厥,昏迷等严重低血糖危象的中医诊疗技术

    凡因某种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表现,称为低血糖症.以饥饿感.脸色苍白.心悸脉速.冷汗.四肢麻木或震颤.恐惧感或精神错乱,甚则晕厥等为主 ...

  • 新生儿黄疸中医诊疗技术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临床症状.包括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后者又称高胆红素血症.本病发生多少与种族.地区.胎龄.喂养方式有关.如东方 ...

  • 儿童多动综合征中医诊疗技术

    儿童多动综合征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亦称儿童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儿童较常见的行为障碍性疾病,以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差,动作过多,情绪不稳,任性冲动,伴有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为主要临床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