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北京中轴线【摄影组图】

摄影记录

老保定在北京

——图说北京中轴线(第一篇)

摄影/时尚农夫 编辑/超级文豪

摄影者说: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北京市诸多建筑物亦位于中轴线上。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

中轴线南起外城永定门,经内城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穿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越过万岁山(景山)万春亭,寿皇殿、地安门、万宁桥、鼓楼,直抵钟楼的中心点。这条中轴线连着四重城,即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好似北京城的脊梁,鲜明地突出了九重宫阙的位置,体现封建帝王居天下之中“唯我独尊”的思想。

以中轴线为轴,明清建筑对称分布,从南端永定门起,有天坛─先农坛、东便门─西便门、崇文门─宣武门、太庙─社稷坛、东三座门─西三座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华门─西华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近来,我对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建筑进行了多次踏查,先后到天桥印象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进行了调查。现将拍摄的中轴线照片和文字介绍整理如下,供摄友和同志们欣赏。

保定城市摄影爱好者驻北京办事处主任

中轴线现状图

中轴线纸艺概念模型(历史建筑)

永定门

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寓“永远安定”之意。是明清北京外城城墙的正门,位于北京中轴线最南端,于左安门和右安门中间,是北京外城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永定门瓮城城墙于1950年陆续拆除,1957年城楼和箭楼被拆毁。2004年永定门城楼复建,成为北京城第一座复建的城门。

这是永定门城楼。

这是位于永定门城楼内北京中轴线最南端标识。

这是永定门城楼向北的中轴线(御道)。

永定门公园内的标识

永定门公园北起南纬路,南至永定门,建于2004年,为开放式带状公园,公园西侧为先农坛,东侧为天坛。

这是永定门公园内的标识。

永定门公园向南的永定门城楼

先农坛 

 先农坛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年至1420年),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修,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先农神的地方。位于正阳门西南,与其东面的天坛建筑群相对应。

这是先农坛的太岁殿。

先农坛的观耕台

皇帝和大臣耕种的农田,也就是常说的一亩三分地。

天坛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位于正阳门东南,与其西面的先农坛建筑群相对应。

这是天坛内的祈年殿。

天坛内的圜丘坛

天坛内的皇穹宇

北京天桥

天桥位于前门大街南部中轴线上,是供天子到天坛、先农坛祭祀时使用的,故称之为天桥。据记载,大约在元代建的天桥,原有汉白玉石桥一座,三梁四栏,桥下为由西向东的小河龙须沟。桥北边东西各有一个亭子。光绪三十二年,天桥的高桥身被拆掉,改成了一座低矮的石板桥。后经多次改建,至1934 年全部拆除,桥址不复存在。

这是天桥印象博物馆有关天桥的文字简介。

天桥印象博物馆

这是2013年复建的天桥。这座近80年不见天日的古桥终于在原址往南40米的位置重新亮相。天桥两侧的两块按照原样复制的石碑也已复建,浮雕图案精美,乾隆帝为赞美北京所写的《帝都篇皇都篇》雕刻其上,再现了北京古时的磅礴气势及繁华景象。伴随“天桥”的重见天日,中轴线大街也恢复了景观风貌。

前门大街

前门大街是著名的商业街。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外城前是皇帝出城赴天坛、山川坛(先农坛)的御路,建外城后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民众俗称前门大街。大街长845米,行车道宽20米。明、清至民国时皆称正阳门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为前门大街。

这是前门大街的夜景。

从南向北的前门大街

正阳五牌楼

正阳门

正阳门俗称前门,原名丽正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位于北京城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最南端,毛主席纪念堂南边。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年),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它集正阳门城楼、箭楼与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现仅存城楼和箭楼,是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城门。

这是正阳门的城楼和箭楼。

毛主席纪念堂

毛主席纪念堂位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正阳门箭楼北面,坐落在原中华门旧址。1976年11月24日,奠基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于1977年9月9日举行落成典礼并对外开放。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天安门广场中心,在天安门南约463米,正阳门北约440米的中轴线上,是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开工,1958年4月22日建成,1958年5月1日揭幕。

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地处东城区东长安街,北起天安门,南至正阳门,东起中国国家博物馆,西至人民大会堂,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1959年8月工程竣工,成为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位于北京市天安门广场西侧,西长安街南侧,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东西相对称,1958年8月工程竣工。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地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场所,是党、国家和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举行政治、外交、文化活动的场所。

(0)

相关推荐

  • 两百年前,天桥的渠为何开了又填?

    北京的天桥始建于元代,<全元诗>里即收录有许有壬的<天桥夜月>诗.晚清诗人方济川的诗注中也说:"天桥在元朝早已有之--为元代妓舫游河必经之地."当时天桥一带 ...

  • 天桥到底是哪年朝代修建的?︱天桥当年原来也是水乡!

    从南到北中轴线49天桥  很多年以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经说过:"从这南端正门北行,在中轴线左右是天坛和先农坛两个约略对称的建筑群:经过长长一条市楼对列的大街,到达珠市口的十字街口之后,才 ...

  • 从永定门到正阳门

    人文之光网 北京中轴线南段的主要建筑有永定门.燕墩.天桥.正阳门等.这些建筑自元代以来,大多居于北京城外或者外城,与处在核心区域的皇城.紫禁城相比,位置相对较低.但从文化脉络而言,无论是自身的演变进程 ...

  • 徐德亮创作的单弦牌子曲《北京中轴线》

    . 说不尽的中轴线 北京晚报 | 2021年10月02日 于希文 北京中轴线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杰作之一,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作为一个喜好历史的北京人,我觉得怎么宣传北京 ...

  • 券影中轴线(一)

    我出生于1970年,小时候住红桥.早先并不知道北京有中轴线,只觉得很多古代的建筑物都整齐地排列着. 近些年中轴线正在准备"申遗",一段时期以来"中轴线热"在北京 ...

  • 永定门外燕墩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燕墩上的乾隆御碑为什么会和天桥西侧的一样?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让古都中轴线成了人们持续关注的热点.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是中国传统文化活的载体,代表着东方文明古都规划建设的最高成就.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份文化遗产,不仅对北京这座城市 ...

  • 北京城的中轴线【摄影组图】

    摄影记录 老保定在北京 --图说北京中轴线(第二篇) 摄影/时尚农夫 编辑/超级文豪 摄影者说: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北京市诸多建筑物亦位于 ...

  • 泰山西湖摄影组图

    西江月.游览泰山西湖 李学山 2021年5月5日 阅览人间春色,尔来五十三年. 西湖邀我访大山.杨柳轻轻掩面. 酸甜苦辣习惯,何故今日释然? 明媚春光水中天.同擎彩旗千万.

  • 【图说政采】一图总览建筑企业施工资质标准

    【图说政采】一图总览建筑企业施工资质标准

  • 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与未来

    "北京中轴线"是遗产申报项目名称,即我们常说的北京传统中轴线.它北起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天安门广场.正阳门,至永定门,贯穿北京老城南北,全长约7.8公里.作为中国传 ...

  • 影像,让北京中轴线文脉“看得见”

    北京中轴线上的部分建筑.资料图片 [热点观察] 山有山脉.水有水脉,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则有自己的文脉.文脉呈现的是沿着时间轴由远(过去)及近(当下)再向远(未来)延伸的线索,是文化的源头.过程. ...

  • 伟大的北京中轴线,改变世界与你我的7.8公里!

    ▲ 北京独有的中轴式壮美秩序. -风物君语- 我们为北京中轴线众筹了一本奇书 全书采取竖式阅读方式 一条真的"中轴"贯穿全书 ▲ 云游7.8公里,超全的中轴线百科!帝都绘工作室全新 ...

  • 北京中医大王洪图《黄帝内经》全集05:阴.阳五.行概述

    北京中医大王洪图《黄帝内经》全集05:阴.阳五.行概述

  • 荷花摄影组图

    荷花摄影组图

  • 南京路悄然行来北京岁月深(图)

    南京路悄然行来北京岁月深(图) 北京青年报 06-10 14:51 大 本版文并图/周景良 本期私人别史主人公周景良 以周馥.周学熙.周叔弢为代表的周氏家族,是20世纪天津乃至中国北方最为著名的实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