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淮生:悟证红楼为哪般——刘再复著“红楼四书”
相关推荐
-
滕老总之无稽之谈 周汝昌
有人说:"读名著,读来读去,还靠自己的领悟.旁人的观点,我们觉得恰当的,不妨借鉴过来:觉得无聊的,扔掉而已.谁也代替不了自己亲身体验和思考.读百篇书评,不如自己细读一遍原著."这话 ...
-
美文美声《又读沧海》作者 刘再复 朗诵 路 芳 骏 笛
美文美声 薇电台 2020-09-06 ◆ ◆ ◆ ﹣点击下方音频收听节目﹣ <又读沧海>来自薇电台00:0015:29 <又读沧海> 作者:刘再复 诵读:路芳 骏笛 一 ...
-
【名师名家名人坛】我的同乡同学刘再复|李远荣(中国香港)
名人与我有约(李远荣)专辑之十二 提示: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再复教授与香港作家李远荣同乡.同龄又同窗,本文写他俩在福建南安国光中学就读时的趣事,请看下文分解. 我的同乡同学刘再复 文/李远荣 刘再复和 ...
-
名家散文:《读沧海· 刘再复》
一 我又来到海滨了,亲吻着蔚蓝色的海. 这是北方的海岸,烟台山迷人的夏天.我坐在花间的岩石上,贪婪地读着沧海--展示在天与地之间的书籍,远古与今天的启示录,不朽的大自然的经典. 我带着千里奔波的饥渴, ...
-
祝贺刘再复荣为[香江资讯网]国际文艺界2020年度特殊贡献人物
相关链接: 祝贺荣获[香江资讯网]国际文艺界2020年度文艺传播使者获得者 [香江资讯网]国际文艺界2020年度典藏作品奖揭晓 [香江资讯网]国际文艺界2020年度十大文艺模范人物揭晓 [香江资讯网] ...
-
刘再复:在爱的面前
<红楼梦>与中国哲学的灵魂完全相通.因此,曹雪芹虽也面对死亡思索人生,但不像海德格尔那样,认定唯有在死亡面前存在才充分敞开,他创造的哲学是存在在爱的面前才充分敞开. --<红楼梦哲学 ...
-
语言哲学||刘再复、李泽厚:二十一世纪的哲学展望
本文约5000字,阅读时间约10分钟. 刘再复与李泽厚 刘再复(以下简称"刘"):许多人正在展望二十一世纪,我们不妨也展望一 下哲学.文学,尤其是哲学. 李泽厚(以下简称" ...
-
高淮生:刘梦溪先生与《红楼梦》研究(名家与红学系列之八)
2011年9月8日上午,笔者撰写一封"致刘梦溪先生"的信,向刘先生谈及正在做的"当代学人红学批评综论"课题(即<红学学案>),并请求先生与笔者交流拟 ...
-
高淮生:“相对精善”的《红楼梦》评注本:《蔡义江新评红楼梦》
蔡义江评注<蔡义江新评红楼梦>由龙门书局于2010年7月出版,据<新评>"前言"称:"此书所依据的版本文字与注释,是在1993年10月浙江文艺出版 ...
-
高淮生:陶渊明与《红楼梦》简说
陶渊明对<红楼梦>的影响研究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论题.陶渊明是理解或阐释<红楼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角,至今仍然有广阔的话题空间.这一话题不仅有助于拓展<红楼梦>研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