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饮食治疗皮肤病(2/2)
自身免疫病被认为是一类人体免疫系统对与外界抗原结构相仿的体内抗原产生免疫反应而引起的疾病。治疗上以包括糖皮质激素在内的免疫抑制剂为主。自身免疫病很难根治,常有反复,而且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副作用很大。
“病从口入”。我们几千年前就知道饮食与健康的重要性。近年来,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既给人们带来众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包括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慢性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病,三高症等都与不良饮食习惯有直接关系。总结近几十年的研究发现,最新观点认为自身免疫病与其他慢性病一样, 与胃肠功能失调(肠微漏, leaky gut; 正常菌群失调, dysbiosis), 氧化压力(oxidative stress)增加, 线粒体功能受损关系显著。肠微漏及菌群失调(统称为胃肠道粘膜通透性增加)导致原本无法进入体内的外源性大分子抗原进入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本质是炎症反应,伴随有氧化压力增加及线粒体功能受损。线粒体功能受损又进一步加重氧化压力/炎症反应的增加,形成恶性循环,可以表现在全身各部位。当然,由胃肠道粘膜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的(继发性的)免疫系统的变化可以非常复杂并加重病情,此处不做详述。
综合近年来的研究,我们认为以下病因病理为自身免疫病(至少部分,如果不是所有)病因病理中的一个重要机制:
饮食中的毒素 -> 胃肠渗透性增加(Leaky Gut) -> 本不应进入体内的外源性大分子物质进入体内-> 机体免疫反应 -> 各种局部症状(包括湿疹,牛皮癣,桥本氏甲状腺炎)等等 。
治疗原则
1. 治本:修复肠胃道粘膜屏障损伤(健康的饮食习惯, 减少损害胃肠粘膜屏障的因素;增加促进胃肠粘膜屏障之营养),以及可能伴随的线粒体产能机制的损伤。
2. 治表:抑制自身免疫反应。自身免疫反应本质上是一氧化压力升高的炎症性反应。(强大的抗氧化/促线粒体功能之维生素/营养素)。
3. 为病人提供遵循“整体观”,“平衡观”,“自然观”的个性化精准医疗。
小结
40多年前,在上医(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读书时,记得一皮肤科教授告诉我们:要做一位好的皮肤科医生,首先要做一位好的内科医生。我当时根本没听懂教授的意思。40多年来,我从事过临床医学(内科,病理科,急症科,全科)及基础研究(大学,研究院,生物制药公司),但以前极少专门治疗皮肤病。近年来学习抗衰老/功能医学,偶然间为一些被多年皮肤病患者解除了病痛,使我茅塞顿开。几年来,帮助了几十位患有多年顽固性皮肤病患者(银屑病,湿疹,过敏性皮炎,白癜风,斑秃)获得明显改善。我逐渐开始理解为什么大部分皮肤病实际上主要是内科病,只关注皮肤显然是只治表,不治本的。没想到从医40年,临退休时,方才悟出些医学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