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海相望,是不同的风景

新加坡圣陶沙在二战时期为英军军事基地,而且有一个非常难听的名字,1972年新加坡政府决定把它打造成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并给它取名"sentosa",意思是"和平与安宁".如今的圣陶沙已经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快乐场所,到处的快乐的人群,或一家老少,或几个朋友,或一个团体,反正不管成人孩子,男人女人总能在这里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娱乐项目,孩子们去海洋馆,水上乐园,男人进赌场女人逛免税店,夜幕降临再去海滩区看一场让人震撼的水幕表演"song of the sea".不论节假日还是工作日,这里都有非常多的人,难怪岛上的几家酒店都可称航母级酒店,几乎都能提供数百个房间,正是因为人太多,所以新加坡本地的居民特别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不会轻易带着孩子到岛上来.

(新加坡城市风景)
其实新加坡交通非常方便,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又严格控制私人购买汽车,所以城市道路上感觉不到一丝嘲杂,任何时候都很难看到车辆挤满街道的情景,这与东南亚诸如泰国印尼等国的情况形成强烈的反差.市内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找到公交线路到达圣陶沙捷运站,然后从捷运轻轨(我和孩子喜欢叫它"老鼠车",非常形象)就可在岛内各个旅游点不出岛多次换乘,非常方便.
(欢乐圣陶沙)
圣陶沙临新加坡海峡,隔海相望20公里处即是印尼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batam"(巴淡岛),从圣陶沙甚至新加坡其它一些地方,每天相隔半小时或一小时就有快船往返两地,巴淡岛及相临的民丹岛成了新加坡人周末举家出游的常去之地.据说,因为两地的物价差,新加坡举家到巴淡饱食丰盛新鲜的海鲜,再加上住宿和交通都比在新加坡本地过一次周末便宜!哈哈,说到海鲜,在我打这些字的时候似乎又馋得要流口水了,巴淡的海鲜不论新鲜程度还是做法都让所食的食物美味无比,至今唇齿留香.更特别的是,这里虽然属于印尼,但不论你购物坐车或进餐,对方一律先问"pay RP or singapore dollar?"(付卢币还是新加坡元?),而且当地人似乎更喜欢收不是他们本国货币的新加坡元!
踏上巴淡岛,马上就被满目的绿色植被和清新的空气吸引住了,走进市内,更是仿佛走进一个童话般的地界,除了商业和政府的房屋稍高,所有居民的住房都不超过三屋,且外墙均被涂上鲜艳的颜色.问当地接待我们的朋友"你们这里没有什么工业吧?",朋友笑"哪里,因为地处新加坡海峡,海上运输非常方便,所以包括韩国,日本,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都有企业在这里建厂,只不过不在你们经过的区域而已.也因为这样,常有这些地方的游客到巴淡来旅游"。
(印尼巴淡岛海边酒店和美食)
果然,周末的酒店满是亚洲人的面孔,但听他们的语言,纯粹中国来的旅客并不多,许多非常中国的面孔,但一听他们跟前台跟孩子讲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就知道他们多半是新加坡人.

(巴淡岛城市风景)

(哎,说到语言又不得不感叹,中国内陆对孩子的英语教育太值得改进,当我们的中文不能成为世界通行语言时,英语在很多时候起着非常重要的沟通作用,我们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出国或者不跟外国人打交道.据说现在高考要降低英语考试的分数,希望这种降低只是对语法写作的降低,在听说上真应该更多的加强才对.在世界计算机领域,印度人比中国人更易发展,其中一个因素确实得益于语言.)

2016-10-1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