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帖日记】《何如帖》中的字势和字组
相关推荐
-
领略“天下三大行书”的气韵神采
纵观中国书法艺术1800多年的发展历史, 各种书体在其约定俗成的基础上由繁化简, 先后产生了篆.隶.楷.行.草等诸多形式.其中行书, 尤以其结构严密而不拘谨, 气韵空灵清疏, 体态流畅活泼.圆活自然见 ...
-
「愙斋书法」王羲之行书《弟子规》(集字)
「愙斋书法」王羲之行书《弟子规》(集字)
-
东晋王羲之行书《集字旧拓周孝侯帖》书法欣赏
东晋王羲之行书《集字旧拓周孝侯帖》书法欣赏
-
金文书法的审美,重点是图案化的字势,字势包括的用笔线条和字形结体!
楚系金文书法赏析 张天弓 楚系文字书法,从今见实物载体看,大体可分为三大类:楚金文.楚帛书和楚简.本文只讨论楚金文. 已出土铸刻楚系文字的钟鼎诸青铜器有100余件,文字考释已取得丰硕成果,在此基础上楚 ...
-
【读帖日记】《频有哀祸帖》中的字距和向背关系
<频有哀祸帖>纵24.8厘米,3行,20字.行草书.作品行轴线时曲时直.书体时草时行.点画时方时圆,书写风格沉雄跳宕.劲健流纵,体现了王羲之高超的书写技巧和驾驭能力. 行草书是由一根根曲线 ...
-
书法中的核心“势”指的是什么?“字势”是书法的生命力之所在
书法中的"势"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笔势,字势和体势. 第一篇文章<书法中的核心"势"指的是什么?说一说最基础的"笔势"问题>,主要 ...
-
这才是真正的好书法,形神皆从古帖中来,百体汇集自成一派,好字
汉字从实用性向书法艺术演变的关系简述:文字的最初产生和投入使用,实用价值捷足先登,稍后,文字的存在,不光是为了实用,还要满足自然的审美需要:文字的演化之所以那样迅速,与两足的竞走和兼顾关系重大.到商周 ...
-
【读帖日记】《远宦帖》读帖学习
<远宦帖>亦称<省别帖>,为<十七帖>丛帖第十五通尺牍.草书,6行,53字. <中国书法全集>对<远宦帖>的书法风格评价为"偏锋侧 ...
-
【读帖日记】《游目帖》为《书谱》之母本
<游目帖>又名<蜀都帖>.<彼土帖>.<山川诸奇帖>.草书,11行,102字.信中王羲之表达了他对蜀地山山水水诸多奇景的向往之情.他期盼一登汶岭.峨嵋而 ...
-
【读帖日记】《孔侍中帖》的章法学习
<孔侍中帖>为唐代摹搨墨迹,是对东晋王羲之尺牍进行的双钩廓填而形成的勾摹本.行草书,3行,25字.<孔侍中帖>笔画体态丰腴雍容:"中和"之美,"多 ...
-
【读帖日记】《忧悬帖》读帖学习
王羲之忧悬帖硬黄纸本,双钩廓填墨迹,纵24.8厘米,3行,17字,日本前田育德会藏 此帖有两点想要表达: 一.侧锋用笔,这个字帖在用笔上中侧锋交替使用非常明显,之前我们看<姨母帖>< ...
-
【读帖日记】从《奉橘帖》来看碑与帖
<奉橘帖>为唐代根据东晋王羲之书法作品双钩廓填的摹搨本.行书,2行,12字.书风坦然清纯,字字挺立,体态舒朗.法书作品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奉橘帖>字数应该是王羲之手札里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