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西域佛国于阗
相关推荐
-
西域访古(3):苏巴什佛寺和古代龟兹王国
苏巴什佛寺(照怙釐大寺)遗址的西大殿遗址 苏巴什遗址的墙壁细节 西寺中部佛塔 苏巴什佛寺佛塔下出土的魏晋时期龟兹女贵族的骨骸,头骨有明显的压头痕迹,符合各种古代文献对龟兹人"压头" ...
-
造像之美(10)
十.成都万佛寺 走过河北,飞往四川,参加晋行记的川渝石窟游学.关注晋行记有段时间,很希望参加他们的山西古建团,可惜国庆报满,想想安岳石窟自由行不方便,就报了名.还是第一次参加游学团,颇为期待.在机场遇 ...
-
1955年春,考古学者齐聚火焰山,展开持续半个世纪的考古勘测,经过艰难跋涉,人们在山坡南麓的砂砾下发现了宏伟的王城宫殿遗址。 王城遗址内有护城河、城墙、大佛寺、可汗堡等建筑,出土了大量的佛像、古文书、陶器
荒漠竭泽而枯山秃岭,火焰山犹如一颗历尽沧桑的红宝石镶嵌在广阔无垠的戈壁沙洲.火焰山曾是一片蒸腾火海,赤石褐岩千万年间寸草不生飞鸟绝迹,观之犹如烈焰熊熊,正所谓"山下多炎风,火氛蒸塞空,人马尽 ...
-
日渐式微的泰国佛教
日渐式微的泰国佛教 --泰新马游随感之二 泰国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据说有95%以上的居民信奉佛教,所谓"街街有佛寺,家家供佛台,人人挂佛牌".这次曼谷.芭提雅游程中的景点,大 ...
-
【赏古天地】和田地区博物馆文物信息(五)(转载)
5-3 彩绘泥塑佛像 三国·魏至晋代(220-420年) 残高28厘米.宽17厘米 洛浦县热瓦克佛寺遗址采集 和田博物馆藏 佛头部微左倾,面相长圆,眉眼细长,睁目而平视. 高鼻梁,长耳垂,双唇饱满,面 ...
-
中國石窟。
公元366年,一个名叫乐僔的苦行僧,走在敦煌的荒漠上.某个黄昏时分,他突然看见面前的三危山上洒下一片金光,犹如千佛现身.他被这奇异的景象所震撼,相信自己得到了佛祖的示意,于是停下了云游的脚步,决心留在 ...
-
丝路拾英(7):张掖大佛寺
大佛寺名气响.响到什么程度呢?有人说,来到张掖,不看大佛,等于没有来过张掖.大佛寺是历史文化名城张掖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张掖的名片. 大佛寺级别高.它是西夏国寺.据说,全国现存皇家寺院4座,大佛寺乃其中 ...
-
文史宴:沙漠中的千年佛国,一度几乎占据西域,最终是如何倒下的
文/校书郎 公元1009年的一天深夜,一弯新月悄然升起,一个名叫玛尔江汗的于阗妇女偷偷打开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通圣山(今称红白山,因山体突兀,两侧基岩红白分明而得名)上的要塞大门,并向远处无尽的黑夜里使 ...
-
耶律大石:大辽最后的希望,爱国但不愚忠,在西域复国,称霸中亚
1124年,辽朝天祚帝不顾耶律大石的劝阻,执意反攻金朝.大石私下对亲信说:"昏君迟早亡国,我等不可愚忠."于是他杀死皇帝的耳目,率两百骑兵趁夜逃走,并自立为王.不久后,天祚帝兵败被 ...
-
吐火罗人与西域古国2
三.焉耆国 焉耆国,古西域国名.焉耆的分布区较为集中,在博斯腾湖西北岸,今焉耆回族自治县为其治所.由于紧靠博斯腾湖,故多鱼. 国内有九城.辖地包括今焉耆.库尔勒,和硕.尉犁一带.居民从事农业.渔业.畜 ...
-
吐火罗人与西域古国3
六.于阗国 于阗(tian)国(前232-1006年)是古代西域王国,中国唐代安西都护府安西四镇之一.古代居民属于操印欧语系的吐火罗人.1006年被喀喇汗国吞并,逐渐伊斯兰化.11世纪,人种和语言逐渐 ...
-
西域南疆,价值有多大?沙漠中的奇迹
新疆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区,不仅接壤8个国家,而且还有众多的神秘地方,其中在南疆的沙漠地带,就有很多鲜为人知的神奇宝藏.新疆总面积约有166万平方公里,大小相当于7个英国,比旁边的蒙古国还要大一 ...
-
魏征人品正但眼光太窄,说经营西域没什么用,幸亏唐太宗没听他的
<妖猫传>里的大唐盛世 唐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丝绸之路上络绎不绝的驼队沟通了东西文明.但不为人知的是,丝绸之路的繁荣得益于唐帝国在西域的努力经营和巨大的国际影响力.那么,唐帝国经历魏晋 ...
-
汉武大帝,封狼居胥,建西域都护府
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 汉武帝刘彻,是汉景帝的儿子,汉景帝四年被封为胶东王. 汉景帝七年,栗太子被废为临江王,胶东王刘彻变成了太子. 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景帝逝世,皇太子刘彻继位,登上皇帝宝 ...
-
蒙古帝国开始在西域实行行省制,先后在撒马...
蒙古帝国开始在西域实行行省制,先后在撒马儿罕设阿姆河行中书省,管辖河中地区: 在今霍城一带设立阿力麻里行中书省,管理伊犁至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 在今吉木萨尔设别失八里行中书省,管辖天山南北地区.后 ...
-
何志勇 | 从“西域”到“丝绸之路”:近代日本的丝路认知
史学研究 6小时前 基本信息 摘要: "丝绸之路"是近代日本对世界地理格局与文化版图进行自我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地理与文化概念,"丝绸之路"于20世纪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