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荷书房@随笔】百荷踪影|| 红藕香残玉簟秋
相关推荐
-
李清照无心赏花,写下一首词,中间两句最经典,读过的人都哭了
1135年,浙江金华,春天正好,一个年近半旬的妇人,没有梳妆,憔悴地望着窗外. 窗外的花儿已经谢了,游春嬉戏的声音不断传来,妇人却回身,拿起窗台的纸笔,默然写下一阕词: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
-
长相思,人比黄花瘦
思悠悠,恨悠悠,此生此情几时休?纵观古今文人的许多爱情故事,感天动地,风流千古.唐宋六位诗人词家李商隐.苏轼.柳永.李清照.陆游.朱淑真,更堪称令人驰魂宕魄的旷世情种,他(她)们留下的篇篇爱情绝唱,成 ...
-
【百荷书房@随笔】百荷踪影:旷野千寻色,途染一身秋
阿尔山之行:旷野千寻色,途染一身秋 文/百荷踪影 旷野千寻色,途染一身秋(无悔人生语),极目景色鲜,人在画中游.9月18日早晨6:45从北京南苑机场登机2个小时后,我们一行五人落地阿尔山机场, ...
-
【百荷书房@随笔】百荷踪影|| 卢崖瀑布与卢崖隐士
卢崖瀑布与卢崖隐士 / 踪影 走进中国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八大景观之一,--卢崖瀑布.依步道拾级而上,苍林翠柏相映,飞泉流瀑可闻.沿途观瀑,景随人走,人随景行,行行走走停停,采嵩山奇崖钟灵之气,凝嵩山文化 ...
-
【百荷书房@随笔】阿尔山之行(之二):草原牧歌
阿尔山之行(之二):草原牧歌 20日早上9点钟,王师傅来接我们游览七仙湖草原.七仙湖草原为七个湖泊相连而得名,位于阿尔山市东北75公里处,是森林向草原过渡带的阿尔山与呼伦贝尔交界处,为呼伦贝尔草原的一 ...
-
【夜听】《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李清照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点 ...
-
范仲淹写一首相思名篇《御街行》,李清照模仿最后三句,结果造就了传世经典《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文章化用.模仿前人的名句是在所难免的,创作诗词其实也是一样. 北宋李清照是著名的大词人,素来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称号.不过,像她这样一位天才的词作家,其实也经常"化用& ...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一剪梅 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①,轻解罗裳,独上兰舟②.云中谁寄锦书来③?雁字回时④,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①红藕:红色的荷 ...
-
书法集字|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赛大家集字帖 ...
-
背诗|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背诗计划」第七百九十五
歌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来源|群星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 ...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作者:李清照 原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