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解义|被误读的“三纲”——《大学》修身理路体证之三
相关推荐
-
《大学》注解(敬守版)
<大学>注解(敬守版) < 大学 >,既是年长一点人该学习的内容,教导人们怎样安身立命,怎么样协调个人.事业.家庭.社会及自然的关系.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与教育的作用 ...
-
[ ]《卷上•徐爱录》“新民”与“亲民”的意义差别
各位朋友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就来和各位朋友一起读一下<传习录>,我们不能全读,选其中的一些篇章来读. 一.学术之争 缘于文本传递 在中国的古代,思想的传承主要是通过文本来传递的,所以文本 ...
-
儒家经典《大学》心得体会
<大学>心得体会 篇1 对不同学科之间知识互相渗透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虽然身为物理老师,自己不仅能在学生做化学.数学作业时给予帮助,同时在学生背诵古文时,常常能把例如岳阳楼记,琵琶行等篇章 ...
-
《大学》注释(一)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译文] 大学之道,在昭明先王之至德,在亲爱人民,在安住于无善无恶的至善境界. [注释] [1] 明明德 汉·郑玄<注>:"谓显 ...
-
经典解义|被误读的“八目”——《大学》修身理路体证之二
编者按 <大学><中庸>原本分别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后被独立出来,与<论语><孟子>一起成为儒家"四书五经"中的&q ...
-
经典解义|被误读的“七证”——《大学》修身理路体证之四
编者按 <大学><中庸>原本分别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后被独立出来,与<论语><孟子>一起成为儒家"四书五经"中的&q ...
-
经典解义|《大学》学习多年为何不见效验——《大学》修身理路体证之一
编者按 <大学><中庸>原本分别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后被独立出来,与<论语><孟子>一起成为儒家"四书五经"中的&q ...
-
“桃园三结义”被误读千年,历史上的刘关张并没结拜
豪情义气冲云天,歃血为盟桃花园.肝胆相照两昆仑,此生共赴黄泉间. 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在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中缓缓拉开帷幕. 公元188年三四月的一天,在一片灼灼盛开的桃 ...
-
“桃园三结义”被误读千年,它的真相你必须要知道
豪情义气冲云天,歃血为盟桃花园.肝胆相照两昆仑,此生共赴黄泉间. 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在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中缓缓拉开帷幕. 公元188年三四月的一天,在一片灼灼盛开的桃 ...
-
被误读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诸葛亮(181-234)名篇<诫子书>,全文如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 ...
-
《道德经》中「不」字的字义,都是对《郭店楚简·老子甲》的误读
在上一篇中,我们用甲骨文字义解读了在<道德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字--「无为」的「为」字,很明显,这个「为」字是个误读的字,在<郭店楚简·老子甲>中,没有一个字是「为」字. 按 ...
-
1983年:一页不该永久误读下去的历史
2021-05-08 10:04:31 来源: 酌月楼002 作者:陈先义先讲这样一则故事,我的老首长.共和国开国上将李聚奎,曾经是井冈山的红一师师长.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党中央任命他当了国家石油 ...
-
被误读的几个孔子的名言
"三思而后行"的原意不是要多思考,而是不要想太多. 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孔子的原意是对季文子说你不要想太多,想两次就够了.想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