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竹汤临床运用点滴思考
相关推荐
-
中药古今研究:竹茹
中药古今研究:竹茹 2021-09-09 21:58·药王追随者 一.典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呕畹,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2.<本草备要>: ...
-
每天学习一味中草药止咳化痰平喘药2清热化痰药之四
每天学习一味中草药止咳化痰平喘药2清热化痰药之四
-
温胆汤不仅治疗失眠 还治疗这12种疾病
温胆汤,最早见于北周·姚僧恒<集验方>(已佚) 后由唐·<外台秘要>收录,宋·<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其中卷九"温胆汤"以<集验>温胆汤 ...
-
竹子类分用----沈绍功
79.竹子类分用 竹子几乎全可药用. 淡竹叶,解热除烦,清心利尿特别增加氯化物排量. 竹叶卷心,系苦竹初出之卷状嫩叶,清心为主,专治疗热病神昏. ...
-
三四汤临床运用及思考
今日头条:中医林佳明 荔枝微课:中医林佳明 更新时间:每天更新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1112天. 临床中,遇见很多上热下寒的患者,这类人常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乌梅丸,从师父那里回来后,我尝试着六经辨证与师父 ...
-
下瘀血汤临床新用
弘扬国学,传承命脉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岐黄国医在国学中具有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地位,乃国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华夏儿女的智慧,在上下五千年的进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各个时 ...
-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浅谈 -龙博探宝
图文转自龙帅江老师微博 5月10日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浅谈]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无汗恶寒,发热蜷卧,苔白,脉反沉者. 方义: 为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的方剂,方中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以 ...
-
退肿汤临床应用(1肾源性水肿、2妊性水肿、3心源性水肿)
退肿汤是南昌已故著名老中医许寿仁治疗水肿病的经验方,全方由麻黄.桂枝.白术.黄芪.苡仁.通草.茯苓皮.赤小豆.冬瓜皮.木香.陈皮.独活组成.许老常用本方加减,为治疗水肿病的通治方剂.余嗣后在临床中验证 ...
-
学习《四圣心源》临床心得点滴【一】
我在2016年初,我曾经说过要将学习黄元御的临床心得,写成书出版,现在出书首先要买书号,出版社要利润,加之印刷费,一本书没有5-6万恐怕不行,本人暂时没有这个经济能力.我认为:中医药之复兴必须兴黄氏之 ...
-
由几则汉方医案引发对大黄附子汤临床使用的思考
这个医案读来很有意思,有几点让我非常有感慨,今日不吐不快! 1.胆石症发作的典型症状就是胁肋部疼痛,呕吐,大便秘结,发热,基本符合大柴胡汤的适应症,所以在临床上就会有一个偷懒的思维,就是一看到胆石症, ...
-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运用-曾荣修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于<伤寒论>辨少阴病脉症并治全篇,本方是为少阴病兼太阳病而设,其病机由于素体阳虚,复感寒邪,故有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四肢不温.神疲欲卧等症.故设此散邪温经之剂,俾外邪深入 ...
-
【焦树德】瓜蒌薤白白酒汤临床运用体会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全瓜蒌30克(原为一枚),薤白10克(原为半升),白酒30到60毫升(原为七升).取前两味水煮,去滓取汁,兑入白酒分为两次服(原为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
-
单玉堂谈六味地黄汤临床加减应用
X 单玉堂老先生墨迹(弟子许振寰收藏) 单玉堂 谈六味地黄汤临床加减应用 这篇临证用药经验是父亲单玉堂老先生写于文革中的1973年,至今整整四十年了!此前去过"五七干校"劳动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