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阳生,大如年!愿岁月安暖,平安吉祥

 龙爷爷

涂涂,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小松鼠涂涂 

我当然知道啦!今天是冬至!妈妈特意给我做了饺子吃,怕我冻耳朵~

 龙爷爷

从今天起呀,咱们就要正式进入一年当中最冷的一段日子了!古人曾将冬至称之为“亚岁”,认为“冬至大如年”,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呢?中国古人都是怎么过冬至的?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学习一下吧!

为什么古人认为“冬至大如年”?

12月21日下午6时02分,我们将正式迎来“冬至”节气。每年的这一天,都值得你专门前往故宫见证一个神奇的景象:冬至正午十二点,阳光将照射到故宫博物院乾清宫的金砖地面上,反射到正殿中央的“正大光明”匾[biǎn]。阳光自左而右、由西向东,将“正大光明”匾和下面的五条金龙依次点亮,散发出金色的光芒,特别好看!

冬至日,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一道地理题了。冬至,是太阳完全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南半球的一天,对于南半球的人们来说,今天就是他们的“夏至”。太阳将直射到南回归线上,使得当地白昼[zhòu]最长黑夜最短,反之,太阳照射到我们所在的北半球角度极低,所以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古人在建造紫禁城的时候,就把这些天文、地理因素都考虑了进去,在冬至这天,利用北京的纬[wěi]度和太阳的角度,“打造”了这个奇观,真是令人称绝!

可古人为什么将这个奇观选在了冬至,而非春分、夏至呢?除了天文、地理因素外,那是因为冬至对古人来说很不一般!冬至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十分重要的节气,而且它还与元旦(春节)、万寿节(明清皇帝生日)并称为三大节日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古人如此重视冬至,我们能从一句古文中窥[kuī]见端倪[duān n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礼义宗》曾记载:“冬至中者,亦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对于古人来说,冬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其一是我们刚刚提到的“日行南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可以说是太阳距离北半球最远的一天。

因为日照时间短,黑夜最长,气温极低,所以古人认为这是“阴极之至”。而中国古人一直信奉阴阳的哲学观点,极阴之后便是阳气来临。当过了冬至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便开始慢慢往北半球移动,所以冬至也代表着“阳气始至”,白昼变长,黑夜渐短,阴阳的下一个循环就开始啦!所以,古人也将冬至称之为“亚岁”,其意义可见一斑。

过冬至,去天坛

在冬至这一天,除了要去故宫看看“正大光明”匾上的奇观,还有个地方和冬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就是——天坛

天坛祈年殿

在中国古代,农业是最重要的生产活动,而农业很大程度上都是要“靠天吃饭”。为了许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古代皇帝一年四季都要去举行祭祀[jì sì]大典。明清时期的官方礼俗中有记载,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夏至祭地,冬至祭天,这其中最重要的,就要数祭天。而天坛,看名字咱们就能知道,这里就是祭天的场所。

圜[yuán]丘坛,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与紫禁城一样有600年的历史。

明清两朝,每年的冬至日,皇帝都要亲临天坛圜[yuán]丘举行“国家级”的祭天大典。那个时候,皇帝会穿着与蓝天相近的蓝色吉服祭天,以示敬意。虽然现在祭天地日月的仪式已经很少举行了,但大小朋友们还是可以在冬至这天前往天坛,感受一下古人敬畏天地之心哦!

蓝色缂丝云龙纹单朝袍,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羊羊羊,冬至阳生

前面说到,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而从这一天之后,黑夜逐渐变短,白昼开始渐渐延长,因此,古人认为这天是阳气回升,阴气渐去的日子,所以冬至也叫阳生。“冬至阳生春又来”,虽然是寒冷的天气,但乐观的古人却从中看到了春暖花开的希望。

在这天,古人的穿衣也有讲究呢!在三国时期,作七步诗的曹植就曾写过《冬至献履[lǚ]袜颂[sòng]表》:“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jiàn]长。”这里提到了一个冬至民俗,在这天,晚辈向长辈送鞋袜表示孝心,还代表着希望老人能与时俱进、健康长寿的美好寓意。除此之外,古人还为冬至这天,专门设计了一个图案——一只绵羊卧在地上,张着嘴吐出一口升腾的云气。“阳”音通“羊”,“升”音通“生”,这个图案正是代表“阳生”的含义。

红色纳纱彩绣龙凤缉米珠高靿[yào]绵袜,清康熙,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绵羊的图案之外,在明清时宫中还会挂上绵阳太子图轴以求平安纳福的寓意。这其实是来源于一个明末的戏本子——《庆丰年五鬼闹钟馗[kuí]》,它讲述了三阳真君领着三个绵阳太子斩妖除魔的故事,深受百姓喜欢。“羊”与“阳”音相同,因此绵阳太子就成了古代画作中寓意吉祥喜气的主题啦!

左:缂丝九阳消寒图(局部),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右:戏婴图轴,元,台北故宫博物院

冬至到,每日要数九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各位大小朋友们,你还会吟诵这首北方民间有名的“九九歌”吗?

在古代,冬天可能是最打磨人们心性的季节。农耕社会春种秋收,繁忙劳碌[lù],人们往往无暇[xiá]品味生活,只有冬季,全家人围坐一团,细数一年的收获与成果,是一段重新关注生活的美好时光。

道光皇帝御笔的“九九消寒图”

细心的古人发现,从冬至开始数九个九天,便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在数九的寒冬日里,人们便用填图、写字等方式,填充日历,这便是“九九消寒图”。晴天用红色,阴天用蓝色,下雨天用绿色,刮风用黄色,下雪便涂白色,一个冬天下来,一张色彩斑斓的九九消寒图就填充完成啦~

 龙爷爷

龙爷爷还专为你准备了一张空白的“九九消寒图”,从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写,每天写一笔,春天便来啦!

小松鼠涂涂 

哇,太好啦!大朋友、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数九吧~

文/你好呀!故宫

图/故宫博物院官网、网络

参考资料

宋英杰《故宫知时节》

李文君《一阳始生九九消寒》

徐文跃《一线初添日渐长——明清宫廷冬至风俗中的阳生、绵阳太子纹样》

(0)

相关推荐

  • 冬至:阴尽而阳生

    发布时间:2019-12-22 11:44:17 来源:中国历史故事网 尽管还有小寒和大寒两个节气,但冬至之后,一年就基本结束了.冬至是冬的极致,冬至之后,春天就快到了. 二分二至,为何名字不同 二十 ...

  • 小满来了,这些你知道不?

    小满,带给人的希望并不亚于春天,而且这种感觉更有现实感.满眼硕果,让人看到了成就的希望,走在农田庄稼里,会有一种憧憬着收获的殷实. 小满,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天一般在农历的五月二十.二十一.二十二这三 ...

  • 北京有五坛,除了天坛和地坛,还有哪些坛?

    在过去,老北京人曾经流传着一句俗语:"东单西四鼓楼前,五坛八庙颐和园."这几个地方,都是京城非常著名的闹市区.坛庙.风景名胜的代表,有着很高的声誉.今天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北京五坛 ...

  • 今日小雪|天冷冬深 愿岁月安暖

    今日小雪 11月22日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1月22日4时40分迎来"小雪"节气.此时节,随着冷空 ...

  • 冬至 | 万物冬藏,愿岁月安暖

    今日冬至 winter 此绵长冬日,愿岁月安暖 冬至, 是二十四节气中 一个重要节气 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自古就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 冬至 ...

  • 唯愿岁月安暖,流年馨香

    清浅岁月,紫陌红尘,山一程水一程,时光更迭,一帘烟柳一路风景.不知不觉中,我们收纳了光阴的温柔,忘却了途经的山寒水瘦,回眸处,弱风疏雨,迷离梦境,月影溪云,缱绻诗情. 不得不说,生命的行程,成长即是丰 ...

  • 2021,早安祝福,愿岁月安暖,流年馨香!

    人生行程,做一个和光阴深情对语的人,走着走着花就开了,把诗和远方留存在心间,把一路风景慢慢珍藏,愿岁月安暖,流年馨香.新年伊始,愿你和家人如意平安.

  • 转:愿岁月安暖, 流年馨香

    清浅岁月,紫陌红尘,山一程水一程,时光更迭,一帘烟柳一路风景. 不知不觉中,我们收纳了光阴的温柔,忘却了途经的山寒水瘦,回眸处,弱风疏雨,迷离梦境,月影溪云,缱绻诗情. 不得不说,生命的行程,成长即是 ...

  • 冬至已至,愿岁月安暖【670】

    冬至了,妈妈一大早就打来电话提醒我今天要吃饺子.在家的时候,对冬至没有特别的印象,也不记得有这么些习俗,反而是离开家之后才知道原来冬至要吃饺子. 北方的冬至节,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热乎乎的饺子,象征和和美 ...

  • 冬至:此绵长冬日,愿岁月安暖

    冬至:此绵长冬日,愿岁月安暖 作者丨夕聆雪 主播丨竹子 编辑丨安般兰若(ID:anbanlr)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古语说:"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自冬至开始,便进入了& ...

  • 天地初寒,愿岁月安暖

    文/飞鱼 想起一首诗: 北国初雪带寒风,一路飘飞下江东,纤云弄巧连晓月,万里河山不染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现在天气渐渐冷了,北方也下起了雪,南方也穿上了长袖,已经明显感觉到冬日的寒意. ...

  • 早读丨唯愿岁月安暖,流年馨香

    --回复『 早安 』,诗词君送你一天好心情-- ◆ ◆ ◆ 清浅岁月,紫陌红尘,山一程水一程,时光更迭,一帘烟柳一路风景.不知不觉中,我们收纳了光阴的温柔,忘却了途经的山寒水瘦,回眸处,弱风疏雨,迷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