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我们总在河流边怀念
相关推荐
-
【山西】卢静丨散文/龙门观河记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卢静:山西河津人.作品曾发于<诗刊>.<青年文学>.<草原>等报刊,被收入<中国年度散文诗>等选本.散文集<谁谓河广> ...
-
《大山带你走黄河》---【渡口】上篇
大 河 边 上... 黄河从老牛湾入晋,沿山西的边界,一路折而向南.对岸依次有内蒙,陕西,河南相望.从风陵渡再归于东去正途,浩浩荡荡从碾盘沟流出山西.一条河隔开了两岸,却阻挡不了一衣带水的亲情,人们依 ...
-
滹沱河笔记:作为石家庄母亲河的滹沱河
梁东方 记得九十年代的某一年,洪水爆发,长期干涸的滹沱河里突然恢复了大河滔滔的流水风貌.很多人都从城里跑到河边来看水,站在滹沱河大桥上,或者跑到滹沱河两岸的野地里,就那么看着汹涌的河水滚滚而来又滚滚而 ...
-
城市之窗|探索中国最美十大江河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转眼几十载,儿时的伙伴都已经为人父母,甚至鬓染霜华.生命如河,弄潮也罢,静观也罢,唯有坦然面对才是真.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
-
《大山带你走黄河》---46【大禹渡】
大山带你走黄河 从日出到日落,整整一天,我都在这里.这是一个远古的渡口,一直延续到今天依然活着.有一位传说中治理黄河的大德站在高处,注视着上游的龙门,下游的三门,他也一直活着,活在华夏文明中,活在千千 ...
-
苏州河 上海的‘外婆河’
从唐朝时"江宽十里",到经历"黄浦夺淞",苏州河静静流淌:繁华.时髦.财富.割裂.开放--一滴河水映照出两岸发展的多重片段.这条河与上海如此紧密相连,流淌千年间 ...
-
门前大河波浪宽丨陈德道
襄阳市"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大赛获奖作品 门前大河波浪宽 文/陈德道 河流发源于神农架浩瀚林海的深处,山丛中历经曲折磨砺意志,沟壑间汇聚溪流壮大力量.穿过阳日镇抵达雷公滩,便正式踏上 ...
-
济水之南 | 济水在哪里?谁还记得大清河?@济南人,来一起唤起这些不能忘却的记忆
济南有泉,有山,有名士,但也有大河. 壹 济水在哪里?古人把有独立源头并入海的河流称为"渎".<尔雅>提到江.河.淮.济为四渎,即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渎地位显赫, ...
-
[文学原创]•黄大强:一段愉快的旅程
一段愉快的旅程 ·黄大强 今日与邻家媳妇谈及她娘家是龙湾瞄新的,这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段旅程. 瞄新是一个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一个小村落,因交通闭塞,很少有人到达.我因一段特殊的工作经历,有幸多次经过 ...
-
镇江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辛亥功臣镇江都督林述庆
□ 沈伯素 少年将军光复镇江 林述庆是镇江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在辛亥革命中染红了镇江史上重要的一页. 林述庆早就积极参加过革命家赵声组织的反清革命活动.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以驻镇江新军中一位低层指挥员身 ...
-
镇江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郑成功与镇江大捷
□ 顾 谦 镇江自古以来,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无论是爱国将领宗泽.韩世忠.文天祥,还是爱国文人陆游.辛弃疾等,他们的英雄事迹.文学作品,均给这座有着3000年历史的城市赋予了沧桑而又顽强不屈的气质.明末 ...
-
镇江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向日葵是秋天的勋章
□ 曹春雷 小城外,有片葵花地,入秋后,朵朵葵花浓郁地黄着.周围是漫野的玉米地,叶子尚青.在玉米地的绿包围中,葵花的黄更显灿烂.有时,在黄昏,我骑着车,穿越城市汹涌的人流,到城外去,只为看葵花.夕阳金 ...
-
镇江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人间走遍却归耕
□ 王春鸣 傍晚,坐在鱼塘的台阶上,身边是深红浅紫的凤仙花丛,我捧着半个西瓜,噗噗地吐出黑籽,吃完,发现已经撑得站不起来了.隔着围墙,看见那个不讨喜的邻居,正在他的瓜田里除草,他那条毛发蓬乱的长毛黄狗 ...
-
镇江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菜市上的人间烟火
□ 二月 我有个习惯,每当心有郁结不得疏通,就主动请缨去买菜,妻子也乐于把权力下放给我.于是,清晨,骑上电动车,带个竹篮,向城郊的菜市进发,尽管不远处就有超市,但我还是喜欢去露天的集市. 这里卖菜的, ...
-
镇江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巧果飘香七夕节
□ 张军霞 奶奶是个喜欢热闹的人,记忆里,她一直热衷于过节,乡下旧历的那些,一个也不放过.其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大概就是七夕节了,因为牛郞织女的故事,曾一次次让我听得如痴如醉.节日时那些有趣的习俗, ...
-
镇江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昆虫脸谱
□ 王太生 唱戏的有脸谱,生旦净末丑.昆虫也有吗?或者说,有笑虫和哭虫吗?毋庸化妆的喜怒哀乐. 草木稠茂时,昆虫弹跳恣肆.虫栖草,草匿虫,虫栖青枝,或鼓翼而鸣,或默不作声. 儿时家旁的小河边,坡上遍长 ...
-
镇江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龚自珍《九州》青词考
□ 董晨鹏 龚自珍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的最后一位大家.这位自号定庵的思想家,明确地将他所生活的时代定位为"衰世":整个中国死气沉沉,庸庸碌碌,皇帝是庸主,朝廷上没有贤明的将相,社 ...
-
镇江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瓦盆和瓦罐
□ 箫 笛 相比于陶瓷和搪瓷的精细选材.复杂的工艺,瓦盆和瓦罐在所有的烧制容器中是身份最卑微和最接地气的了,它们就是用普通的黏土烧制而成的,没有美妙的外表和精美的图案,样子灰头土脸,因为便宜,在铁质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