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读《柏杨曰》
相关推荐
-
学好大语文的记忆宫殿!《资治通鉴》
大语文≈语文+历史? 看过很多烧脑的剧,也玩过迷一样的游戏书,但都不如一个"大语文"让家长更懵圈!到底什么才是大语文?是语文+历史? NONONO,你没看到小学语文课本里还有&qu ...
-
果妈访谈录第6期,教你如何用宫殿记忆法带孩子学历史 | 直播回顾
以下为此次直播的实录: 果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直播间,今天是我们的果妈访谈录第6期,很开心和大家聊一聊关于历史学习.大语文的话题. 这一次,我们请到了一直研究<资治通鉴>的周莉莉老师,她 ...
-
资治通鉴:成大事者,不谋于众
<资治通鉴>!清朝历史学家王鸣盛这样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这么说吧,中国历史书中,这辈子你一定要啃透.读后不遗憾的,有两大著作,都是司 ...
-
精选《资治通鉴》30句。《资治通鉴》是由...
精选<资治通鉴>30句.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历时19年完成,从周威烈王写到五代后周世宗,涵盖了16朝1362年的历史. 清人王鸣盛评价<资治通鉴>说: ...
-
为什么要读历史?以史为鉴吗?
为什么要读历史?以史为鉴吗?
-
柏杨版《资治通鉴》:适合普通人的视角阅读
5.1 前言 接收由人文社邮寄而来的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睢阳之围,皇后失踪>后,内心甚是忐忑.缘于本套书共有36册,分寄于36人,小助手将会收悉36篇书评.又因阅读历史书籍本是自己的弱 ...
-
资治通鉴:智者读它看清天下,君子读它处世安身。
书海浩瀚,经典众多,但尤以史书,尤为滋养孩子. 而说到历史,有一部经典,几乎是每个中国孩子必读的.它就是北宋知名史学家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 作为我国一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 ...
-
读通的价值 ——再读《资治通鉴》读书笔记1
<资治通鉴>从成书之日起,就被确定为"帝王教科书",管理专业书.那么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我们读通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柏杨在<白话资治通鉴>序言中说:&quo ...
-
为人处世不妨读读《资治通鉴》精选11句,洞见古人的智慧精髓
导语: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拥有上下5000年的人类文明历史,拥有这3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这样丰富的历史传承,我们的祖先都留给我们什么呢?在中国3000年的封建历史中,大部分的文化著作 ...
-
读通鉴(267)错乱纪度曰荒
读通鉴(267)昏乱纪度曰荒 太康三年壬寅,公元282年 春,正月,丁丑朔,皇帝亲祀南郊.礼毕,喟然问司隶校尉刘毅说:"朕可对比汉之何帝?" 刘毅对答说:"桓.灵.&qu ...
-
共读国学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挑战书 共读国学第一期已经从2016年11月21日到2019年8月16日坚持了1000天,来来往往最终有近百人坚持到了最后.陆游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来吧 ...
-
读《两晋演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由于种种原因,到大学毕业时也没能好好地上过几节历史课,所以历史对我来说就是一个知识盲点,后来一直想利用闲暇时间读点这方面的书籍以填补自己知识结构的空白,或者至少让自己在孩子面前不显得那么没有文化. 在 ...
-
《柏杨给孩子的资治通鉴》这本被中外领袖''读烂了''的经典,孩子一生必读一次!
说起历史,真是包罗万象,知识点多得不可斗量. 不但历史课重要,其中的知识点, 语文考试也不放过! 更可怕的是,中高考作文也来考一考! 可是,到底什么是历史?怎么学历史? 是不是把历史故事读透?还是将历 ...
-
多多读诗之李白《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
作者按:原本想读李白的三首酒诗,选好三首皆古风.感觉亚历山大,于是暂时放弃,寻得李白作品中微不足道的一首小诗来读,呵呵,有偷懒的嫌疑,其实是笔力不逮的缘故.这首诗很小,读来却津津有味哦. 见野草中有曰 ...
-
【歪读《古文观止》】以史为鉴——《吴许越成》
<古文观止>的<左传>部分,出现吴国的还有篇<季札观周乐>,还有就是此篇<吴许越成>.这个题目解释一下就是"吴国答应了越国的求和". ...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怎么断句,90%的人都读错了?
现在人们都爱看古装剧,质量真是良莠不齐,大多数剧集虽然内涵不怎么样,但是服道化真是精美,也是一个博人眼球的看点,但是几乎所有的古装剧,都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宣读圣旨的时候,会把第一句读成"奉 ...
-
岂曰无根,与子……同相思|阿飞·早茶夜读556
556 | 读城记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