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专刊】刘翠玲:【五月端午农忙时】(附:汩罗江月夜诗歌一组)
相关推荐
-
【中英文艺家在线】 粽子 (外二首) |杨飞鹏
粽子 (外二首) 文/杨飞鹏 老伴是文化人,也就是懂点春秋战国 包粽子的馅料别具一格 要么艾叶.栀子花:要么<天问>.<离骚> 配上淡烟细雨,楚风湘韵 煮出来的粽子珍馐美馔 ...
-
中国诗歌报第六临屏诗创作室第三十期端午节专辑作品集锦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点亮生活!让诗歌温暖人生!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
-
新媒体文学 II 在城市街巷被热风翻阅(172合集)
本期编辑 周慧卿 万斌 宝籣 项俊平 孔坤明 新媒体文学群内诗歌集锦 本期作者:1曹延斌2寒冰3心竹4冯干劲5王小泥6石瑞雪7木子桥8蓉儿9李茂林10侯朝晖11佩莲12刘刚 ...
-
端午节,诗歌十三人十三首
端午节,诗歌十三人十三首+ 1.端午 文/高丰果(吉林) 端一杯雄黄酒 还沾有前朝的白月光 艾叶的芳香-- 举起,吞咽 清欢,苍凉杯地呐喊 家家门楣上的菖蒲 擎起一柄柄长剑 刺向人间的魍魉-- 剥开一 ...
-
中国诗歌报爱(抒)情诗创作室《故乡的麦田 》《汩罗江在诉说》精华版和诗评版
中国诗歌报爱(抒)情诗创作室编辑部成员 总 编: 海底月 主 编: 韩 晗 荣誉主编:张东红 副 主 编 : 五 哥 蓑笠翁 诗 评:蔡小钰 踏浪 五哥 编 ...
-
诗人样本||陈桂霞:没有月亮的夜晚
陈桂霞,女,本科,居住于江苏.喜欢诗歌,喜欢创作,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及网络媒体.部分作品入选<中国当代诗歌选集><写给家乡的诗><草叶诗人><大东北诗刊> ...
-
【端午抒怀3】吴和君 刘超武 罗红英/2020年“相约佘湖山”端午诗会
沉入汩罗江底的隐痛 吴和君 没有一条河流比时间长 没有一条河流比思想长 怀石一跃,水花溅开来 坚如磐石的信念,也溅开来 你的情志站在蝉声之上站在淤泥之上,静候一朵如莲的花开 你的嘶喊夹在清流与浊流的间 ...
-
屈原12疑冢安在!赛龙舟,包粽子,果真是端午日汩罗江追杀隐喻?
屈子画像 农历五月初五,是国人熟知的"端午",它既是文化名人屈原忌日,也是楚人伍子胥的纪念日.当年吴王夫差听信奸臣挑唆,赐死辅臣伍子胥,并将尸体投入江中.端午日,就是最古老的亡灵纪 ...
-
端午节专辑『词曲拔萃』褒忠指佞赛龙舟,骨气长存不朽。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端午节 『词曲拔萃』 第321期 组稿:黄梅桃 苏颖 制图:王淑梅 浣溪沙·端午观赛龙舟有怀 作者/姜荣华 鼓乐频频彩帜翩,龙舟竞渡震云天.红丝艾草挂胸前. 自有离骚千古赞 ...
-
【三秦文学】刘翠玲:【演讲过后】(散文)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演讲过后 文/刘翠玲 对于幸福的诠释有很多种,或工作顺利,或物质无忧,或钟情于某一件喜欢的事,或与爱人长相厮守,或是家中的柴米油盐, ...
-
新人初入楼|刘翠玲辛丑诗词选辑
作 者 简 介 刘翠玲 笔名岚心,现居住于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1970年生人,诗词爱好者,清河诗词学会会员,铁岭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画作者:刘郎(辽宁) 辛丑年迎元旦有作 倏忽虚龄过五旬 ...
-
【悦读空间】刘翠玲:一盏指明灯——读杨志勇《江湖边上》有感
魏锋专访(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一盏指明灯 --读杨志勇<江湖边上>有感 文/刘翠玲 杨志勇老师的散文集<江湖边上>,朴实又不失幽默,喻江湖道出世 ...
-
姜粤铭:端午前夕,我听到了汩罗江里的“扑通”声 (外一首)
不遗余力地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别总为一些零碎的声音而去质疑自己.你很好,会越来越好.请坚定不移! 端午前夕,我听到了汩罗江里的"扑通"声 (外一首) 姜粤铭 仲夏夜,空气如同架在火上 ...
-
【三秦文学】刘媛玲:【春天的一场倒春寒】(诗歌)
春天的一场倒春寒 文/刘媛玲 曾经的诺言 经不起一场倒春寒 还未葳蕤的情感 在风中 像摇曳的灯盏 曾经那样地兴致盎然 多少话 说也说不完 如今满目寒霜 蔫蔫地仆伏在希望的门前 偶尔一点温暖 以为又到春 ...
-
【三秦文学】刘媛玲:【等到我们白了头发】(诗歌)
等到我们白了头发 文/刘媛玲 等到我们白了头发, 就把凡尘往事放下. 远离俗世的喧嚣嘈杂, 携手到一个鸟语花香的地方安家. 我们高唱老歌, 手上弹着吉它, 坐在溪边欣赏晚霞. 我们欢乐度过每一天, 珍 ...
-
端午闲题 / 刘媛玲
端 午 闲 题 刘媛玲 1.端午节早晨 粽子糯甜艾草香, 清晨小雨夏风凉. 适逢端午心情爽, 顺祝亲人皆泰康. 2.石榴花 春卉刚凋初夏来, 浓妆染透小香腮. 心花怒放风中舞, 占尽风光为你开. 3. ...
-
刘学明《端午遇农忙》
端午遇农忙 我的母亲,八十三岁,不听劝阻,坚持种田.端午巧遇农忙,我们回家帮忙,母亲总是不停地忙碌,不住地让我们休息.深感母亲伟大.母爱伟大的同时,我深深意识到,母亲的坚持,岂止为了收获粮食? --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