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春丨大丰知青农场,历史永远不会忘记
相关推荐
-
吕士恒自传(十八)尾篇《快乐多彩的退休生活》
作者简介 吕士恒,1935年1月6日出生于浙江东阳县.先后任职:854农场生产队,854农场学校校长,牡丹江农管局副局长,建三江农管局副局长,黑龙江农垦总局农业处处长,嫩江农管局局长.直至1995年退 ...
-
珍贵的彩色老照片,60年代女知青们的峥嵘岁月
知青,是一个如今已经有些陌生的名词,但是在50多年前,知青们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为了理想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历练.他们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理想.激情与浪漫.他们为那个时代做出了贡献.奉献了青春,历史应该镌刻 ...
-
陈毅的这个决定,开启了“大丰”与“上海”70多年的唇齿相依
在作家蒋峰的中篇小说<翻案>中有这么一个情节:主人公从上海前往盐城大丰办事.事情办完后,欲搭长途大巴返回上海.在长途车站,他询问调度亭内的一位老人去上海的车几点走.但老人却说"这 ...
-
【四季散语】陈立俊︱故乡礼赞
故乡礼赞 文/陈立俊 我的故乡在老斗龙港及其支流和尚舀交集的地方.故乡名不见经传,但有两个与众不同的亮点.一是与"上海飞地″仅一路相隔,我的故居在"飞地"西二公里:二是大 ...
-
“顶替”(下)
沪语朗读:肖德生 "顶替"(下) 作者:胡伟祖 来源:朝花时文 改编:郭莉 朗读:肖德生 推荐:丁迪蒙 当然,也勿是所有家庭个"顶替"故事侪是顺风顺水个.有种家 ...
-
徐景洲知青日记(1975.8.6-7):初闯劳动关
1975年8月6日 中午 在以往的日子里,最快乐的是什么时候呢?记不太清了,但今天,我却第一次尝到了真正的快乐.早晨五点多就出工了.昨天和今天上午都是拔稻地草.活是干下来了,而且也并没有感到怎么累,只 ...
-
『雕塑头条』陈晓春丨遐·览——第12届中韩雕塑交流展
▲ "遐·览--第 12 届中韩雕塑交流展"由中国雕塑学会和韩国雕刻家协会主办,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承办,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此次展览除广州本地作品 ...
-
陈晓春丨顾渚的早晨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和妻子商量了一下,决定利用休年假的机会,带上女儿一家,到浙江长兴休闲消暑.电话预订了农家乐,一行五人早晨八点出发,中午十二点准时到达目的地--位于长兴县水口镇顾渚村的"祁 ...
-
陈晓春丨菜花黄时踏春来
南国春来早.刚入三月,已是遍地菜花金黄.在网上看到兴化市千垛油菜花风景区做的广告,心中寻思,菜花定是同样金黄的,但既然能成为一个名噪全国的风景名胜区,想来定有一番别样的景致或风情吧.于是择一周末,和妻 ...
-
陈晓春丨看电影
前几天,女儿送来两张电影票,说是单位发的爱国专题教育宣传票,电影是抗战题材的<马本斋和他的母亲>,放影时间是下午三点.一来她正值上班期间没时间去看,二来也知道我喜欢看这类题材的电影电视,就 ...
-
陈晓春丨坐席
"一娘舅,二表叔,三姑爸",这是我们老家农村婚丧嫁娶摆酒席宴客时安排席位的规矩.意思就是首席必须请娘舅坐,次席请表叔坐,三席请姑爸坐.如果娘舅不在场或没有娘舅,才可以请表叔坐首席, ...
-
陈晓春丨我的Q名“春夏秋冬”
今天无意间点开了自己的QQ"春夏秋冬"上的个人资料,发现自己的Q龄竟然已经12年了,不由得感慨时间过得真快.12年前,自己还不怎么会玩电脑,在腾讯注册开通QQ还是一个小了十多岁的朋 ...
-
陈晓春丨渐渐远去的记忆
祖父 祖父是地道的农民,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是一把种地的好手. 从我有确切的记忆开始,祖父就已是七十高龄了,但是身板还很硬朗,地里的农活一点都不落下,上百斤的担子挑起来就走,脚下一阵风,不带一点打晃 ...
-
陈晓春丨健康才是真的幸福
这两天牙疼病又犯了,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小小的牙疼搅得我坐卧不宁,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晚餐时看妻子吃饭满口生香的样子,忍不住感慨了一句:"能吃真幸福啊&q ...
-
陈晓春丨茶诗人生
夏日尽,暑热消,天气渐凉,是到了喝红茶的时候了. 喝红茶,茶具首选紫砂.从柜里取出一具珍藏的紫砂杯.此杯名为"高风",取青竹高风亮节之意,杯身浑圆,外形如劲竹,竹节形状的杯底,使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