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藏作品](5567)科学家让泥芯“开口” 讲述青铜器产地故事
相关推荐
-
《考古学与人类学科学》:郧县乔家院墓地出土的青铜器系在楚国铸造后输入麇国
来源: 神秘的地球 时间:2021年1月09日 12:51 郧县乔家院墓地出土青铜器(罗武干 供图)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近年来,铅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 ...
-
山西北白鹅墓地青铜器全铭文正式发布
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正式发布了垣曲北白鹅墓地M3墓葬出土青铜器上的全铭文,共199个字.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及耘介绍,根据文献记载,并结合铜甗铭文虢季嫁女于燕的内容,初步推测北白鹅墓地遗址可能 ...
-
看了古人的青铜器制造技术,才明白模范一词,原来是这么来的
我国古代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出土最早的青铜器,是甘肃马家窑文化的青铜小刀,约为公元前2700年.在大约4000年前的夏朝,中国开始进入了青铜时代.商周青铜器更以制作精良,技术高超而著称于世. 甘肃马家窑 ...
-
填补考古空白 阳新发现13处商周时期冶铅遗址
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教授团队在阳新进行田野调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摄) 湖北日报讯(记者龚雪.通讯员王定兴)7月2日,阳新县白沙镇,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教授考古团队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独家揭秘最新考 ...
-
[首藏作品](6449)争论终结!我国科学家证实银河系反银心子结构起源于银盘
争论终结!我国科学家证实银河系反银心子结构起源于银盘◎本报记者 陆成宽这一发现终结了星波荡漾银河的又一争论.5月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来自该台与西华师范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利用郭守镜 ...
-
[首藏作品](6382)疫情再来怎么办? 科学家开出终极药方——“同一健康”
疫情再来怎么办?科学家开出终极药方--"同一健康"◎本报记者 张佳星仅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全球大流行,目前已经导致了300万人的死亡.但在医学微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国的知识库 ...
-
[首藏作品](6148)我科学家直接观察到核径迹受离子轰击缩小过程
我科学家直接观察到核径迹受离子轰击缩小过程对准确限定岩石年龄.提高热历史分析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报记者 陆成宽通过年轮,我们可以判断出树木的年龄:通过牙齿,我们可以判断马.象和鲸等大型动物的年龄:那么, ...
-
[首藏作品](6121)我科学家破译“快乐神经递质”结构
我科学家破译"快乐神经递质"结构◎徐沛雨 本报记者 王 春3月2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和蒋轶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张岩团队以及国内外多个研究组,在<自然>杂志 ...
-
[首藏作品](6098)中外科学家实现量子纠错“完美编码”
中外科学家实现量子纠错"完美编码"最新发现与创新科技日报合肥3月24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潘建伟.朱晓波.陈宇翱团队,清华大学马雄峰团队,以及 ...
-
[首藏作品](5964)我科学家实现远距离非视域成像
视线拐弯 隔墙观物我科学家实现远距离非视域成像科技日报合肥3月9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窦贤康.徐飞虎教授等在国际上实验实现了1.43公里的远距离非视域成像,首次将 ...
-
[首藏作品](5959)我科学家“跨国”选育出4个玉米新品种
我科学家"跨国"选育出4个玉米新品种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 讯 员 李才林"该新品种高抗印度尼西亚主要病害'玉米霜霉病',在印尼国家审定试验中,平均产量折合亩产793.34 ...
-
[首藏作品](6609)我科学家实现世界最快实时量子随机数发生器
我科学家实现世界最快实时量子随机数发生器最新发现与创新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长锋)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张军等联合浙江大学教授储涛研究组,通过研制硅基光子集成芯片和优化实时后处理, ...
-
[首藏作品](5868)我科学家首次发现电子角动量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我科学家首次发现电子角动量对化学反应的影响科技日报沈阳2月28日电 (记者郝晓明 吴长锋)化学反应动力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深入研究化学反应如何进行,以求得最终实现影响进而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和选择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