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不尽为阳虚,谈一下阳虚盗汗自汗

(0)

相关推荐

  • 虚劳诊治精粹

    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衰弱证候的总称.在<内经>.<难经>中分别提出有"五劳"."五损&qu ...

  • 玉屏风散应用多(附医案)

    玉屏风散由白术.黄芪.防风组成,最早出自元·朱丹溪的<丹溪心法>,为中医经典名方.该方作为补益剂列入国家统编教材<方剂学>,具有益气固表止汗.增强免疫之功效. 玉屏风散的应用[ ...

  • 心、肝、脾、肺、肾,五脏虚弱,10种常用...

    心.肝.脾.肺.肾,五脏虚弱,10种常用中成药,辩证使用效果好,建议收藏! 1.心气虚 [常见症状]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兼精神疲倦.少气懒言.面色淡白.自汗等.另外,此证若未能及时治疗,会 ...

  • 中医怎么治疗多汗症?

    ​​中医治多汗症的原理:健脾胃.护肝肾.调和营卫,补益气血,疏肝解郁.化湿和营.宣肺敛阴.益气固表. 肺主皮毛,皮毛赖肺的精气以滋养和温煦,皮毛的散气与汗孔的开合也与肺之宣发功能密切相关.因为皮毛为一 ...

  • 气血津液病症__虚劳中医辩证治疗

    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虚弱症侯的总称. 西医学中多个系统的多种慢性疾病,出现类似虚劳的临床表现时,均可参照本篇内容辨证论治. 症状诊断 (一), ...

  • 益气固汗汤治疗自汗

    lanfgzi 组成:黄芪30克,焦白术30克,防风15克,炒白芍30克,桂枝15克,五味子15克,山萸肉15克,麻黄根15克,浮小麦30克,炙甘草10克 服法:水煎两次混合,分两次服 功用:益气固表 ...

  • 自汗,盗汗「肺脾气(阳)虚」中医辩证诊治

    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为自汗,睡中汗出.醒来即止者为盗汗,亦称为寝汗,临床上也有自汗.盗汗同时出现者 汉代张仲景把观察汗液作为辨证的重要依据之一.和药后效应的预测.加< ...

  • 谈肝阳虚

    历代医家及大量中医药文献对五脏阴阳.气血,虚实和治法之补泻论及颇多.然而对于肝脏,医家大多持"肝常有余"."肝有泻无补"之说而强调肝气肝阳易亢易逆,肝虚多在阴血 ...

  • 老中医:阴虚、痰浊、阳虚、淤血都会盗汗,看看你是哪一种

    一睡觉就出汗?老中医:盗汗症型分4种,4个小方对症治疗 盗汗是中医中的一个病症名,意思就是睡觉后开始大量出汗,醒过来就不出汗了.这种出汗在<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到 ...

  • 自汗并不全是阳虚,当归六黄汤治盗汗也能治自汗!

    行医多年,我发现:自汗并不全是阳虚,当归六黄汤治盗汗也能治自汗! 我们都知道,出汗分为白天出汗和晚上出汗,白天出汗是自汗,晚上出汗是盗汗,大部分的人都会认为白天出汗就是阳虚,是因为腠理不固所导致,治疗 ...

  • 阳虚有寒,汗如雨下——自汗、盗汗的速效疗法

    我们天天讲阴阳,其实天地之间,最大的阴阳是什么,就是白天与黑夜! 这黑白之间相互消长转变就是阴阳之理,所以当你调理疾病在脏腑里面辨阴阳一筹莫展时,不妨跳到天地中去,在更广阔的层面里辨阴阳. 白天该动的 ...

  • 辨别五脏阳虚阴虚肺阳虚,则易感冒,因卫气...

    辨别五脏阳虚阴虚 肺阳虚,则易感冒,因卫气虚,抵抗力弱: 肺阴虚,多燥咳或咯血. 心阳虚,则善恐不乐,自汗,心悸,惕惕而动,少寐: 心阴虚,则心烦,盗汗,口干,舌尖红,或见低烧.健忘. 脾阳虚,四肢不 ...

  •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阳虚呢# 凡阳虚之人...

    凡阳虚之人,阴气自然必盛. 阳虚之人可见阴盛之象: 面色唇口发青.发白: 无精打采,少气懒言: 倦卧,嗜睡: 气短,声低: 身重,怕冷: 口吐清水,满口津液: 不思水饮,喜喝热汤: 常自汗出,爪甲青白 ...

  • 女人为什么会阳虚,女人阳虚吃什么食补

    少部分女性会有面色苍白.畏寒喜热.手脚不温.容易出汗.舌质淡红的症状,其实这些症状往往都是阳气不足的现象.中医角度说,阳气不足就是阳虚.那么,女人为什么会阳虚呢? 一.女人为什么会阳虚 1.饮食因素 ...

  • 红橙中医医案阳虚篇:阳虚外感

    肖老阳虚外感.恶风,头晕,骨节疼痛,舌淡红,脉紧无力.输液不应,转而求中医. 黄芪6,党参6,桂枝3,甘草2,附子3,防风3,川芎3,生姜2片,银花9,羌活6. 一剂.首服无汗,次服热粥取汗.汗出诸证 ...

  • 总是听人说阳虚,到底阳虚是怎么回事

    龙蟠桔井2017-11-19 12:45:39 <李翰卿医学全集> 李翰卿(1892-1972)著名伤寒学家,山西四大名医之一.又名希缙.大同市灵丘县沙坡村人.15岁独立应诊,曾任山西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