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热病?
相关推荐
-
李培生治疗外感热病的学术思想研究
湖北中医药大学 | 陈妙琪 <伤寒论>由张仲景所著,是现存最早的理法方药俱全的系统论述外感热病的临床医书,其,是最早提出辨证论治的医学著作.张仲景在继承<黄帝内经>对外感热病的 ...
-
UC头条:周仲瑛辨治外感热病学术思想
周仲瑛教授行医70余载,对各科疾病皆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认识.纵观他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外感热病是重点. 外感热病有伤寒.温热病和瘟病之分 周仲瑛教授认为外感热病应该有伤寒.温热病和瘟病之分." ...
-
中医四大经典《伤寒论》
喜欢的就点赞+关注+收藏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 张仲景 [1] 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 ...
-
学习《伤寒论》首先要搞清楚的几个概念
原创2021-09-17 13:19·福建桃花岛陈药师 要学好<伤寒论>首先要搞清楚伤寒论的以下几个概念,在熟读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 ...
-
伤寒论三阴三阳的理论渊源与六经辨证的临床意义
有关<伤寒论>三阴三阳问题研究概況 作者 王琦 陈庚 一,<伤寒论>三阴三阳的理论渊源. 多数学者认 为是继承<内经>的理论.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说 ...
-
芦根绿豆粥治呕吐:绿豆100克,芦根100克、生姜10克,紫苏叶15克。 止呕利尿。用于湿热呕吐及热病烦渴、小便赤涩,并解鱼蟹中毒。
芦根绿豆粥治呕吐 绿豆100克,芦根100克.生姜10克,紫苏叶15克. 止呕利尿.用于湿热呕吐及热病烦渴.小便赤涩,并解鱼蟹中毒.
-
黄帝内经|评热病论篇(三十三)
[原文]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 [翻译]黄帝问道:有的温热病患者,汗出以后,随即又发热,脉象急疾躁动,其病逝不仅没有因汗出而衰减,反而出现言语狂乱,不 ...
-
①玄参 地黄 金银花,治温热病热入营分、...
①玄参+地黄+金银花,治温热病热入营分.口干舌绛.神昏. ②玄参+石膏+大青叶,治热毒发斑. ③玄参+桔梗+甘草,治咽喉肿痛. ④玄参+当归+金银花,治脱疽. ⑤玄参+牡蛎+浙贝母,治瘰疬,痰核,瘿瘤 ...
-
如果你正气不足,正患外感冒热病时可以试煮“黄豆 黑豆 绿豆”《三豆饮》煮水喝,津液不足可再加几粒乌梅...
如果你正气不足,正患外感冒热病时可以试煮“黄豆 黑豆 绿豆”《三豆饮》煮水喝,津液不足可再加几粒乌梅...
-
治外感发热病证精选的药方
治外感发热病证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外感发热证病 ...
-
详细解读“桂枝汤”:外感热病经典方、解肌表和营卫之总方
解肌表和营卫之总方--桂枝汤 [出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组成]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二两(炙). [用法]上五味,叹咀三味,以水 ...
-
运气漫谈 ▏二之气谈火之《伤寒杂病论》中的“火热病”
现在流传的<伤寒杂病论>有很多版本,除了通行本之外,包括桂林本.涪陵本.白云阁本.康平本等被很多人认为是伪书,但是我个人觉得这几个版本反而更符合古人写书的习惯,具体考证的内容此不赘述,网上 ...
-
热病反复3个月,竟用“大热”的药治好?专家:口腔溃疡这么治
2021-05-13来点精气神健康 "热病"反复发作三个月,竟是用"热药"治好的?方剂学专家:口腔溃疡可以这么治! 立夏后闷热的天气常让人心情烦躁,很多人会约上 ...
-
【《赵绍琴临证400法》赵友琴先生治疗温热病八法】59
附一:清末太医院院使.先父赵友琴先生治疗温热病八法 (一)辛凉清宣,苦甘泄热 风温邪袭肺卫,卫外失常,发热汗出,微恶风寒:肺失宣降,上逆作咳:风热上攻,则咽痛头疼,邪热伤津而口微渴,舌尖红,脉浮数.治 ...
-
吴鞠通是如何用“清热养阴法”对付外感热病的?
温病的病因,不外温.热.湿.燥诸邪.此四邪均为浊邪,邪之浊者,必沉以内着,滞而易留,留则化热,必伤津耗液.所以,治疗温病,辛温之法不可用,固无论矣.即是辛凉.甘寒诸法,其轻重深浅的掌握,亦不能无的放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