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精荟》:破气消积:枳实(附:枳壳)

(0)

相关推荐

  • 药食同源 | 气滞、气逆、气闭?这一味理气中药,专治食积不化、腹胀

    63 枳壳 <本草汇言>记载:"气平则痰喘止,气平则痞胀消,气平则刺痛安,气平则后重除."在中医看来,一旦气机失调,便会引起气滞.气逆.气闭等不适症状. 调节理气,枳壳 ...

  • 《本草精荟》:枳实(枳壳)的功效与应用

    枳实为芸香科植物酸橙或枸橘或香圆的未成熟果实.若长至接近成熟,把果实切开,去掉果肉,只用外壳,就叫枳壳.中药"六陈"之一,有生用或炒用之分. 一.枳实的功效: 枳实味苦酸,微寒.归 ...

  • 《本草精荟》:清肺宽胸:瓜蒌

    瓜蒌古时又称栝楼,为葫芦科植物瓜蒌的果实.入药部位不同,有全瓜蒌.瓜蒌皮与瓜蒌仁之分,整个果实都用即全瓜蒌.瓜蒌之根也是中药,即天花粉.我国南北各地均产.常生用或炒用. 一.功效应用 瓜蒌味甘,性寒. ...

  • 枳壳的功效与作用

    概述: 枳壳是一种常用的理气类中药,其药性苦.辛.酸,温,归于脾.胃.大肠经.枳壳具有行气消积.理气宽胸.消胀.化痰散痞的功效.临床上,枳壳主要用于食积不化.脘腹胀满.脘痞腹痛等病症:也可用于痰浊阻滞 ...

  • 枳壳与枳实

    写在前面 在枳壳中发现一些没有切开的枳壳, 他们说这种需要挑选出去, 于是在想,这种不大不小的枳壳, 是枳壳还是枳实呢? 我们来了解一下两者的差别. 2020版药典上的枳壳和枳实 01 [基源] 枳实 ...

  • 一味木香散,功同“吗丁啉”。

    有一个人,晚上吃了很多螃蟹,吃完后,又看到红色的柿子,以为饭后用点水果可以助消化,于是又大嚼起柿子来. 一到晚上,肚腹中胀气疼痛,胸闷难受,随后大吐,吐出的浊物还带血,吐完后腹中还是胀痛,头脑晕晕沉沉 ...

  • 一味奇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很绝!枳壳属理气类药,味苦、辛、酸,性微寒。归脾、胃、大肠经。功效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枳壳属理气类药,味苦.辛.酸,性微寒.归脾.胃.大肠经.功效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雷公药性赋>云:"枳壳味酸.苦,性微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四:消心下痞塞之痰,泄腹中滞塞 ...

  • 《本草精荟》:疏肝破气:青皮

    青皮与陈皮同为橘的果皮,幼果皮为青皮,成熟果皮为橘皮.如枳实与枳壳一样,都是果实青时作用峻猛,成熟后药力缓和.常生用或醋炒. 一.功效应用 青皮味苦.辛,性温.归肝.胆.胃经. 功效能疏肝破气,散结消 ...

  • 枳实破气,指的是破胃肠积滞之气,积滞已去,正气来复,自然舒张压会升高

    枳实破气,指的是破胃肠积滞之气,积滞已去,正气来复,自然舒张压会升高.所谓辩证,还得辩部位归经,此气非彼气啊 枳实破气啊,有强心,升压的作用.老汉虽不是医生,业余爱好传统医药五十多年了.

  • 《本草精荟》:理气化痰:橘皮(附:橘核、橘红、橘叶)

    橘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同属多种橘类的果皮.因其入药"陈久者良",故又称陈皮,也是中药"六陈"之一.广州新会地区产者质量为佳,又称广陈皮.新会皮.常生用或炒用. ...

  • 《本草精荟》:养心安神:柏子仁的功效与应用(附:侧柏叶)

    柏子仁又叫柏实,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种仁,与中药侧柏叶是同一植物.主产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采收后晒干,去壳后阴干入药. 一.柏子仁的功效: 柏子仁味甘,性平.归心.肾.大肠经.功效能养心安神,润肠 ...

  • 《本草精荟》:活血通经:红花(附:藏红花)

    红花又叫红蓝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筒状花冠.因其色赤而得名,古时还用来染红,或做胭脂.主产于河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均为栽培.夏季开花,当花色由黄转为鲜红时采摘.阴干,生用. 一.功效应用 红花味辛 ...

  • 《本草精荟》:补气生津:太子参

    太子参也叫孩儿参.童参,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其药性平和,较适合小儿体质,因此得名.然一些古书中的太子参,是指五加科人参之小者,并非今天的石竹科太子参,不可混淆.太子参今多人工栽培,采挖后去除 ...

  • 《本草精荟》:补气健脾:白术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主产于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以浙江于潜产者为道地药材,故又名"于术".入药有生白术.炒白术之分,若炒至黑褐色,又称焦白术. 一.功效应用 白术味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