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玺的漫长历程

(0)

相关推荐

  • 广东印谱知见补略

    清季大力提倡经学,其他『弦外之音』伴随着『文字狱』的大兴而消亡.汉族士人遂不问政治,专注于治史.研经之学.利用金石学的考证来建立严谨的经史学术研究体系是有清以来士人最为常见的治学方式.因此,经学的提倡 ...

  • 黄宾虹旧藏186件秦汉古玺原印高清欣赏

    秦玺汉印精品来自黄宾虹的收藏,所收藏的古玺.官私印等已达二千余钮,数量与质量,都丝毫不输前贤.这些古玺印与他收藏的其他文物书画在他临终前全部捐献给国家. 战国·楚 平阿 战国·楚 安里之玺 战国·楚 ...

  • 大饱眼福!40方经典古玺秦印超清图,原印风貌一览无余!

    哈喽!各位印友好,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 2017年6月,在中国嘉德春拍上, 一幅画作以3.45亿元成交,震动艺术界. 这幅画的名字为<黄山汤口>, 为近代山水大师黄宾虹九十二岁绝笔巨制. ...

  • 陈维:学习古玺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大多数人都是从学习汉印开始走进篆刻世界,汉印是经典,但汉印仅仅篆刻世界里的一种印式.相对而言,古玺在章法上更加活泼自由,在字法上更加多变,其刀法具有更多待探索的空间,创作过程也更能宣泄创作的情感.更令 ...

  • 时代风貌 | 古玺印封泥精赏

    凤鸟印  铜 直径38.5x10mm 郢室官玺  铜 35.5x35.2x69.6mm 中行府印  铜 21x19x10.1mm 荥阳  铜 25.1x12.6x15.7mm(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印书 ...

  • 古玺印封泥精赏

    古玺可分为官玺.私玺.古语玺.图象玺.单字玺和巴蜀文字印.古玺大都以铜作印材,少量的用玉.银等.先秦的银玺不是纯银,纯金.纯银的印材到汉代才出现.玺的大小尺寸,因国而异,各行其是.官玺大小悬殊,私玺花 ...

  • 秘藏日本近百年,上千方历代古玺印精品首次集结面世

    前言: 民国期间流入东瀛的中国历代古玺印精品共计1091方全公开. 日本篆刻界的泰斗人物小林斗庵,有一个斋号叫"怀玉印室",还是请沙孟海先生题写的. "怀玉印室" ...

  • 兼备章法、刀法、字法的和谐统一,深入诠释古玺艺术美

    古玺,上溯三代,盛行于战国.秦统一中国以前,以大篆为主的各国文字具有多样性,这就使古玺印面貌丰富,艺术性极强. 宽可走马.密不容针,是对战国古玺艺术美的经典诠释.先秦工匠注重印章形式感,擅长运用多种风 ...

  • 天眷堂第363期古玺印 微拍预展

    天眷堂微拍群定于2018年6月30日(周六)20:00举办"第363期玺印微拍". 印章多方流转,有些许磕碰.磨损都是正常现象,断不会像现代工艺品那般无可挑剔,在此提醒各位买家在预 ...

  • 天眷堂第303期古玺印 微拍预展

    天眷堂微拍群定于2017年10月21日(周六)19:30举办"第303期玺印微拍". 印章多方流转,有些许磕碰.磨损都是正常现象,断不会像现代工艺品那般无可挑剔,在此提醒各位买家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