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旁路术后微生物群谱早期变化与肠道炎性Toll样受体基因表达水平降低有相关性
相关推荐
-
耐受性树突状细胞:治疗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的新手段
树突状细胞的分类与分化 树突状细胞是一类异质性的天然免疫细胞.主要的DC类型包括传统DC(cDCs),可分为不同的亚型.浆细胞样DC(pDCs)和炎症性DC(infDCs),它们具有不同的个体发生.免 ...
-
快点击!新晋53分Nature神子刊重磅综述介绍这一科研热点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公布,温度与触觉感知机制获奖! 解螺旋公众号·陪伴你科研的第2707天 屋漏偏逢连夜雨 作为免疫领域中重要的研究热点,Toll受体一直受到相关研究学者的青睐,成为一个重 ...
-
发现甲状腺结节,甲功TSH值超标,是不是恶性风险升高了?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体检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甲状腺结节被发现. 在指南上有这样一句话: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均应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研究显示,甲状腺结节患者如伴有TSH水平低 ...
-
脑科学文献导读69期:疼痛中,为何男女不同?多篇研究给了解答
✎ 顶刊导读目录 1,疼痛的性别背景 2,丘脑底核刺激对帕金森病疼痛症状的性别特异性作用 3,kappa阿片肽受体抑制脊髓背角中潜在的术后疼痛敏化时的性别差异 4,慢性腰背痛的性别和年龄特异性遗传学 ...
-
NATURE子刊 | 自身免疫的遗传风险与人类肠道微生物群的明显变化相关
推荐:江舜尧 编译:Frank 编辑:十九 佛罗里达大学食品与农业科学研究所Eric W. Triplett等人于2019年8月9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目为<Gen ...
-
《自然·代谢》:肠道微生物群的构成变化或可促进健康长寿
[新加坡<亚洲新闻台>2021年3月28日文章]题:如果肠道细菌多年来发生变化,你可能会活得更长久.更健康. 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可以预测衰老程度.发表在<自然·代谢>杂志上的新 ...
-
科普 | 微生物群与昼夜节律:破坏肠道微生物的日常活动影响全身健康
早在17世纪80年代,Leeuwenhoek通过显微镜首次观察到人体肠道中定植的细菌.借助这一发现,酸奶公司在销售中声称其酸奶有益于肠道细菌.在皮肤表面的细菌可用来有效地推销腋下除臭剂.后来,新的观点 ...
-
科研 | Gut Microbes:粪便细菌微生物群的变化与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编译:yuan,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酒精性肝炎是酒精相关肝脏疾病中最严重的.众所周知,肠道微生物组在疾病发展中发挥作用,但对于肠道细菌微生物特定成分的变化与疾病严重 ...
-
科研 | Microbiome: 自体粪便菌群的接种改变了小鼠小肠内微生物群密度和组成并且导致胆汁酸谱的改变
编译:阿昊,编辑:小菌菌 .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上消化道作为酶消化.营养吸收.免疫采样和药物吸收的主要场所,在人体生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肠微生物群落的改变与多种人类疾病有关,如 ...
-
Journal of Autoimmunity | 宏基因组分析揭示了强直性脊柱炎中促炎性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国人作品)
推荐:江舜尧 编译:卓求 编辑:小菌菌 北京协和医院张烜教授等人于2019年12月2日在Journalof Autoimmunity发表题目为<Metagenomic profiling oft ...
-
科研 | Cell子刊:抗生素后肠道微生物群的恢复取决于宿主饮食、肠道环境和环境因素
编译:yuan,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抗生素可以改变微生物群的组成,增加感染的易感性.然而,抗生素对肠道共生物的普遍影响以及其中环境因素的贡献仍不清楚.为了解决这一问 ...
-
科研 | Gut:16SrRNA扩增子测序和代谢组共同揭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胆汁微生物群的变化
编译:莫沉,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sclerosing cholangitis, PS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特征是胆 ...
-
Thorax | 早期鼻腔微生物群和生命初期急性呼吸道感染率的关系
推荐:董小橙 编译:董小橙 编辑:董小橙 美国哈佛医学院Laura Toivonen等人于2019年5月10日在<Thorax>上发表题目为<Early nasal microb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