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中虚有寒、血气不足
相关推荐
-
经方:三黄泻心汤(吐血、流鼻血)
三黄泻心汤 [原文]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作者]张仲景[出自]<金匮>[经典回顾]1.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组成]黄连 黄芩 大黄 ...
-
jt叔叔经方本草 笔记12
麻黄汤禁忌 麻黄汤比桂枝汤要猛,有严格禁忌. 麻黄.细辛很怕油,如果吃了比较油的东西,麻黄汤就发不出来汗. [7.18]脉浮紧者,法当汗出而解.若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须自汗乃愈.所以然者,尺中脉微,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02
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得病两三天了,病家出现了心胸部位跳动不安,同时心烦的情况,这时选择小建中汤进行治疗. 心胸部位跳动不安是因为血虚不能濡养,所以就心悸,我们注意啊,这里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表不解才烦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图片 第102条: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也不光治肚子疼。 “伤寒二三日”,表还不解呀,但是中虚,血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第102条: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也不光治肚子疼. "伤寒二三日",表还不解呀,但是中虚,血也少,血不足养心,心才悸. &q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身如虫行皮中状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身如虫行皮中状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伤寒论> 阳明病里热蒸汗外出,依法当多汗,如果反无汗,原因有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胃中干燥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为什么发作阳明病呢? 底下作一个问答来解释,&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内外俱虚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第60条: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本条说的是)汗下乱用. 下之后没有再发汗的. 一般的要是个太阳病,如果吃了泻药,表不解,气上冲者嘛,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病有出入,方子还是得加减变化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第18条: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喘家",平时就有喘的人叫喘家. 那么他患了桂枝汤证,你打算也给他作桂枝汤服之,可他平时就喘,当然得了外感他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小陷胸汤的用药经验
守正学堂 今天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伤寒论> 还有一种小结胸,"小结胸病,正在心下",也通顺.<玉函经>是&quo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炙甘草汤非“复脉”
守正学堂 昨天 第177条: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脉结代"不一定要用炙甘草汤,但是"心动悸",血不足以养心则心动悸,真正的由于虚,现在(的术语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反不恶寒,不欲近衣
第121条: 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这个是陷入里的热比较重. 太阳病,宜发汗不宜吐,而医误吐者. 太阳病在表,应该发热同时恶寒,现在"反不恶寒&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渴欲饮水,水入则吐
第74条: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六七日不而烦",原先这个人得的是中风证,中风没有不发热的,在六七日这个过程,当然暗中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