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晚期 《王孙诰甬钟》铭文欣赏 (河南博物馆藏)
相关推荐
-
楚系金文书法逐渐引起书法界的关注
楚系金文书法赏析 张天弓 楚系文字书法,从今见实物载体看,大体可分为三大类:楚金文.楚帛书和楚简.本文只讨论楚金文. 已出土铸刻楚系文字的钟鼎诸青铜器有100余件,文字考释已取得丰硕成果,在此基础上楚 ...
-
随州博物馆参观珍贵的出土编钟
从襄阳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后来到随州,时间是8点40分.随州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作为炎帝神农故里,这里开启了华夏5000年的农耕文明:作为编钟古乐之乡,随州出土的2400年前的曾侯乙编钟改写了世 ...
-
与秦诏版一脉相承——汉代钟铭文欣赏
西汉(公元前206年一公元8年)汉代政治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张盛.文化艺术得到长足发展,西汉时篆书仍为官方正体,但其地位受到隶书的挑战. 西汉时期日用铜器日渐广泛应用,青铜器皿上多为素面,纹饰 ...
-
西周晚期《颂鼎》铭文欣赏
<颂鼎>是西周晚期的青铜器,共有三个鼎,还有同名曰"颂"的簋五件.壶两件.其铭文记载西周王朝中册命典礼的时间.地点.王位.受命者等,是研究上古政治史的重要资料.这里选择 ...
-
春秋《秦公簋》铭文欣赏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春秋时秦青铜器,出土地不详,传为甘肃天水.作于秦景公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是秦公之祭器,在秦汉时曾被当作容器使用. 有铭文一百零四字,分铸于器及盖上.器和盖上又各有秦汉间刻款九字. 铭文均由印模打 ...
-
从越王州句剑到唐佛钟:苏州东吴博物馆藏青铜器欣赏
苏州东吴博物馆藏青铜器欣赏 东吴博物馆是公办民助博物馆,2400多件藏品中有1400件来自我省收藏名家陈凤九先生的捐赠.全馆藏品分为铜镜.青瓷.石雕.唐三彩等九大系列,涵盖中国各历史时期,文化跨度大. ...
-
欣赏 | 波士顿博物馆藏中国高古陶瓷
波士顿美术馆早在1890年就成立了东亚部,是第一个系统性收藏中国艺术的美国博物馆,也是今天收藏中国艺术品最为丰富的美国博物馆之一.馆藏物品非常丰富有很多藏品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本文展示的是该博物馆收藏 ...
-
春秋早期《子仲姜盘》铭文欣赏 (上海博物馆藏)
<子仲姜盘>成于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上海博物馆藏. 此盘口径45厘米,高18厘米,重12.4千克.它形体较大,器质厚重,整器风格质朴浑厚,口折沿,浅腹,圈足,圈 ...
-
汉钟鼎和铜鏡铭文欣赏!
汉铜鏡铭文 此二件铜镜均为西汉中晚期所制.其铭文基本上为隶书,有篆书遗意. 其用笔类似篆书.笔画较均匀,无波磔.笔画的转折形态近于隶书,简约了篆书的夸转.其结体以隶书为主,部首写法大都比家书有所简化 ...
-
汉瓦当文、中山内府锔、钫铭文欣赏
中山内府锔.钫铭文 上图<中山内府销铭文>作于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1968年于河北满城出土.下图<中山内府钫铭文>制作与出土同上 两件铭文比较,初看只是感到铜销的 ...
-
河南汤阴惊现春秋晚期吴王诸樊剑,锋利依旧,“身世”成谜
2019-01-27 17:20 一把刻有28字铭文的春秋晚期吴王诸樊剑,日前在河南省汤阴县羑河东周墓地被发现.这把锋利依旧的青铜宝剑,为何随葬在距吴国千里之外的中原地区,其流传经历辗转成谜. ▲吴王 ...